人性天机解密之十:让对方对你服服帖帖,俯首称臣的相处秘术

2025年4月16日乙已年三月十九,我的第一个100万倒计时第663天、星期三、晴

今早6点40分起床,继续读《人性天书》。

昨晚直播(转播老杨的金钱思维,从一无所有到一无所缺的密码)至凌晨,又做了一个短视频搞到一点才睡,

昨晚平台推了一波极速流量,一下推了一千多流量进来,最高同时在线180多人,感受到了流量的威力,所以如何去做好内容,并以让人喜欢的方式去呈现。

前天听老吴的分享说到一个关键,和女人沟通一定不要去说自己喜欢说的话,而要去说女人喜欢听的话,就是说我们与人沟通一要有好内容,二要会表演(呈现)。

在这一点要去好好练习。

关于金钱思维方面,老杨说了一条主线,从爱钱到爱赚钱,再到会花钱让自己值钱,再到会收钱懂得分钱,也就是要破钱关,不要把钱看得太重。

把钱花在刀刃上,这个刀刃指的就是对的人和对的事,老杨之所以能逆风翻盘,其实也是去进货(知识、课程)然后再把它变成内容卖出去。

今天分享让对方对你服服帖帖,俯首称臣的相处秘术。

首先大家记住一句话:你长期对一个人忍让并不会换来他领你的情,回报你,反而换来的是他的变本加厉,蹬鼻子上脸。

因为人性里有个东西叫做贪,人都是贪得无厌的,多数人都是欺负善良的。

你看武大郎对潘金莲很善良吧,好的感天动地。

现实中有个明星叫某某强的和他老婆某某蓉的事,大家也都知道吧?

某某强对某某蓉那也是掏心掏肺吧,结果呢?

这些爱并没有换回来对方给予他的相应的回报,

反而换来的是变本加厉的伤害。

当然,不是说叫你不爱,而是要有策略有手段的爱,对一个人好,是需要策略和手段的。

当你对一个人好过度了,换来的基本是对自己的

伤害。

因为其实你越在乎一个人,这个人恰恰越容易不会在乎你。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你们之间会形成一个固化的相处模式,就是他不用在乎你,也能换来你对他的在乎。

这就像很多小孩,爷爷奶奶对他越好,他对爷爷奶奶越不好。

你会发现你身边的每个人,对待他身边的每个人的方式其实都是完全不同的。

包括小孩都是如此,他面对同学时,面对爸爸时,面对妈妈时,面对爷爷奶奶时,他都会表现出完全不同的行为和状态。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不是这个小孩善变,这个不同的相处模式也不是这个小孩自己一手策划出来的。

这些不同的相处模式其实是由他的同学、老师、妈妈、爸爸、爷爷、奶奶,这些人培养出来的。

一个小孩6-7岁,他所有的表现就是人性最本质的体现,他没有什么善恶美丑,也没有什么后天学的虚伪掩盖,就是比较真实的展现出人性最原始和真实的一面。

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我儿子上小学一年级,他面对他身边所有亲人,同学,相处模式是完全不同的。

他对他玩的最好的那个同学的表现是相当大方的,家里有好吃的,他主动会带上一些送给这个同学吃,但是当他面对他妈妈时,表现出来的情况完全不同,相当小气。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他妈妈对他好过头了,他在他妈妈那,已经习惯这种不用付出就能换来的好,那为什么还要付出呢?

是不是竟然无言以对……

所以他对他妈妈就形成了不用付出就能得到回报的模式。

但他面对他的同学就不一样了,他的同学是需要他付出一些好吃的好玩的,人家才愿意跟他玩,所以他对他同学必须要付出,竟然是如此的合情合理。

如果他不付出,他就得不到这个朋友,所以啊,他就习惯了要先付出才能得到回报的模式,听到这里,如果是有孩子的宝妈现在已经开始冒冷汗了吧,别急,好戏才刚刚开始......

再来看,我儿子跟我的相处模式是什么样的呢?

对于我这种打造相处模式的高手来说,收拾他跟打个蚊子一样简单,他在我面前,任何错不敢犯,绝对的三好学生,模范孝子一枚,我一个眼神过去,立刻服服帖帖,毕恭毕敬,端茶倒水……

为什么会这样?

被罚怕了,因为我罚他是从精神到肉体到物质全方位的,在他跟我的相处模式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痛点。

举例,他有一次跟我顶嘴,我怎么罚他,禁止看电视10天,禁止玩玩具10天,禁止和小朋友玩10天,只能在家写作业,肉体呢,罚站1小时,物质呢,10天禁止买零食。

这样罚过两次,他明白了一件事,在爸爸面前不能犯错,犯错就要遭殃。

所以他跟我的相处中,养成了一个犯错会付出巨大代价,想让我对他好,他必须先对我好的模式。

每次我罚他时,他外婆都会来求情,说我不该罚孩子,数落我一顿,每次她对孩子好的不得了,宠着惯着,买各种玩具好吃的,基本上要什么满足什么,结果呢?

这个孩子对他外婆一点不尊重,经常顶嘴,对她外婆大喊大叫,后来他外婆发现,这样下去不行,已经失控了,后来我出面罚的时候,没有人再出面阻拦了。

其实夫妻之间,合伙人之间,领导者和员工之间,都是有这个相处模式的,你身边所有人跟你的相处模式,其实都是你自己一手培养出来的。

如何打造相处模式?

打造相处模式的第1个核心,叫做打造底线!

人际关系绝对不是事事忍让,而是要有你清晰的底线原则,同时你要在最开始让你的孩子、老婆、丈夫、合伙人、员工、朋友等清晰的知道你的底线是什么,而且这个底线是绝对不能碰的,碰了你就要去剧烈的和他对抗,让他吃到苦头。

好人为什么没有好报?

就是你已经好到了没有原则和底线的地步,甚至对方已经触碰了你的原则和底线,你还是在那里强装笑颜,一忍再忍,这样只会换来对方的变本加厉!

因为他根本不知道你这么在意这个东西,这根本不是人家的错,这就是你的错。

就像我经常说,你无法照顾你的孩子一辈子,你就不要让他养成被照顾的习惯,你无法宠你的老婆一辈子,你就不要让她养成被宠的习惯,你让她养成了被宠的习惯,结果你又不能持续宠,那肯定会出问题。

再讲个我身边的故事,我有个朋友,两夫妻刚开始结婚时,我觉得我这个朋友的老婆性格很好,属于那种贤妻良母类型,但是我那个朋友对他老婆特别宠着,好到离谱的那种。

刚开始我们这些朋友去他家吃饭,都是他老婆做饭,他就无事献殷勤去厨房帮他老婆做,结果越帮就做的越多,刚开始帮忙就是帮忙洗菜切菜。

后来呢,他炒两个,他老婆炒两个,再后来呢,我们去吃饭,他老婆就直接叫他去厨房弄,他老婆只是偶尔进厨房看看,指点两下。

最后,她老婆就完全不动手了,饭是我这个朋友做,连碗都是他洗,然后我还明显感觉到他老婆脾气发生了变化,对我这个朋友有点呼来唤去的感觉。

我这个朋友呢,每次就是呵呵一笑,也不还嘴,绝对的好男人一枚吧,其实人家两口子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没啥问题,开心就好呗,可是结果却不是这样。

前段时间,我这个朋友给我打电话,火冒三丈,说把他老婆打了,还要离婚,把我吓一跳,我说什么情况?

他说:哥,你知道么,我跟她结婚这么多年,处处宠着她爱着她,结婚十年我忍了她十年,我最不喜欢做饭,但为了她,这十年来天天我做饭,孩子也天天我接送,她倒好,脾气越来越大,动不动就冲我大呼小叫,我实在忍不下去了,所以我就打了她,我实在受不了这个女人了。

我说,你先别吵,人家今天变成这样,不是你一手培养出来的吗?

你现在有什么好委屈的?你如果接受不了做饭带孩子,接受不了她对你大呼小叫,你们刚开始在一起时你怎么不说?

现在已经忍了十年了,你说你忍不了了,你早干嘛去了?

你一手培养了她十年的习惯,你现在让人家改,怎么改?

再说了你这把年纪了,孩子都这么大了,离婚孩子怎么弄?他一听,说:那我该怎么办?我说:继续忍啊,既然已经忍了十年,就干脆忍一辈子得了!

实际上这就是没有底线所最终造成的恶果,这个谁都怪不了,只能怪他自己。

所以呀,如果你现在和你身边的有些人,已经形成了长期固化的相处模式,建议你不要轻易去打破。

要衡量你目前的筹码是不是足够大,对方是不是没你不行,因为长期培养下来的相处模式,要想打破,一定是会产生剧烈的对抗。

当然如果你的筹码够大,对方的世界没你不行的话,你就可以去打破这个相处模式,但过程一定是会比较剧烈,你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但是如果你不去打破,继续延续下去的话,你就要思考,你能不能忍受的了,因为你越忍让,对方会越严重……

唉!是不是更痛苦...如果不能忍受,在你筹码够大的情况下,我建议要尽早打破,越迟越难!

那么第二个核心我们来谈谈:建立记忆痛点和记忆爽点,

尤其是第一次发生触碰你底线的事情时,你一定狠狠的让对方形成记忆痛点,这非常重要,什么意思呢?

继续来讲一个真实故事,比如说我跟我老婆刚开始在一起时,当时的相处模式还没有形成,这时候就是一个博弈的过程。

我建议大家恋爱的阶段,男的一方尽量要妥协和包容女孩子,因为恋爱的阶段,你没有什么筹码。

结婚之后当你的筹码逐渐变大了时,要及时调整恋爱时的这种相处模式。

恋爱时你天天围着她转,她偶尔耍个公主,大小姐病,你还能宠一宠,这叫情调。

结婚后男人是要做事业的,如果这个女孩子还像恋爱时的相处模式那样,动不动耍一下公主脾气,对这个男人和对这个家庭其实是非常不利的!

女同胞也不要对我有意见,女人的一生要想幸福,一定要明白,恋爱是偶像剧,婚姻是纪录片。

恋爱就是两个人的一场表演,婚姻才回归到真实。

没看懂的,没关系,生活和时间会验证我说的这些。

所以女同胞们,对男人有任何要求,一定要在结婚前提,结婚后就难了(哈),所以婚后就要逐渐调整这个女孩子跟你的相处模式。

比如我那时候跟我太太刚刚结婚不久,有一次她叫我去做饭,我深知这个饭我要是一做,以后这个事基本就变成我的事了,而且更多家务会变成我的事,我不是不想做家务,是我的事业不允许有多余的时间做这些事。

所以我必须要在这件事上给她一个深深的记忆痛点,让她永远记住。

所以我当时叫她去做,她也不愿意去,这时候就在战斗。

然后我大发雷霆,狠狠的发了一顿脾气,把杯子都摔了,把事情闹的很大。

然后我说,我要忙事业,哪有时间搞这些事,如果你连个饭都不能做,咱俩就别过了,明天去离婚!

她说,离就离,这事吵了两天,惊动了她爸她妈,都来打电话劝,后来把她搞累了,她想了一下,为了做个饭的事就离婚,代价有点大,而且有这两天消耗的精力时间,能做多少顿饭了。

最后她妥协了,每次就自己去做了,做了一段时间,形成习惯了。

结婚十年,除了过年过节,我没做过一次饭。

过年过节我主动做那么一次饭,她还感动的要死,老公太好了,今天有口福了......

你没看错,事实就是这样的,而且再也没有因为谁去做饭而发生争执。

因为在这件事上我给她的脑海留下了一个深深的记忆痛点,然后她每次做完饭,我都会边吃边说真好吃,老婆做的菜太好吃了,她心里就会有一个记忆爽点。

在记忆痛点和记忆爽点的双重作用下,就形成了在这件事上我跟她固有的相处模式,就是做饭,是她的事!

而且她从来没觉得她吃亏了,因为做饭已经变成了她的机械式行为和反应。现在天天在研究美食呢,而且对我很恩爱。

那你问我,十年前那次发火是真的发火吗,肯定不是!

是在有策略的使用发火。

所谓情商,绝对不是不发火,而是要懂的策略性发火。

你可以表达你的生气,但你不能生气的表达。

一种是有策略的行为,一种是无脑愚蠢的行为。

你面对不同的人,不同的场景,面对不同的事情时,要使用不同的情绪。

那咱们在企业里也是一样,老板要打造合伙人之间的相处模式。

管理者要打造团队和自己之间的相处模式。相处模式没有打造好,你就很容易被下面的人欺负。

合伙人之间打造相处模式的最有效方式,就是吵

架。

不吵架的合伙人是不可能把事业做好的,而且一定是越早吵越好。

为什么很多感情好的朋友亲戚在一起创业会分家,因为刚开始不吵,后面就会吵的无法收拾!

因为开始没吵,就代表这里面一定有人在忍气

吞声,而且没有经过争论的决策很容易偏。

其实训人和训狗是一样的!

你认真读下面的故事,领悟其中精髓:

有一天,我买了一条小狗,我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小黑。

我叫小黑,它来不来,不来。我又叫小黑,还是不来,怎么办?

于是我去买了块排骨,拿着排骨,叫小黑,它来了。

连续一个月我都用排骨叫它,只要叫小黑,它都会来。

一个月后,我不拿排骨了,我叫小黑,它摇着尾巴就来了!

但是我发现它总喜欢趴在门口,不趴在它的窝里,怎么办呢?

于是,我在门口放了点带刺的植物,它一趴,就扎到它了。

我又在它窝里放了点排骨,于是它自己就知道不趴门口了,趴窝里去了。

后来,我把门口带刺的植物拿走了,把它窝里的排骨也拿走了,它还是自觉的趴到窝里,不趴在门口了。

不知不觉中,我就已经培养了它和我之间的相处模式!你看明白了吗?

切记,打造相处模式的最佳时机是第一次相处时,因为在这个时候,对方并不了解你的情况,也不知道如何相处。

打破相处模式的最佳时机在你的筹码足够大,对方离不开你的时候。

让Ta无法离不开你

谁离不开谁,谁痛苦!你离不开他,你痛苦!他离不开你,他痛苦!

你在商战中的成功,在家庭中的幸福,都来自你的不可替代性。这个世界的规则正在变得越来越清晰。

当你不够强大的时候,你想要一个小小的机会,都没有,当你足够牛X的时候,你的面前有一万个机会,你挡都挡不住,当你足够优秀的时候,你想要的一切都会主动来找你。

势利是人类的天性,哪怕是父母和子女之间,你能干优秀,父母都会更爱你。

这个社会的真谛就是,你的报酬不是和你的劳动成正比,而是和你的劳动的不可替代性成正比。

你要记住,你的价值不是你的工资,而是你在老板眼中的不可替代性,只要你具备可替代性,你的工资就不可能变高。

你在婚姻中如果只靠美貌身材吸引老公,时间一长,总有更美的人出现,小三也就应运而生。

有的女人在遇到丈夫出轨,没有一哭二闹三上吊,而是更加用心经营家庭,修炼内在。

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把自己修炼得风韵更致,把孩子培养得人见人爱。

过了一段时间,丈夫对小三的新鲜感过了,回到家看到父母妻子孩子,一家人其乐融融,温馨美好,还是舍不得放弃,又乖乖回归家庭。

当然有人说,老娘做不到,你出轨我还不伺候了。

那就先反思自己哪里出了问题,再决定去留。

如果你在婚姻中没有不可替代性,再婚也意义不大,同样的问题还会出现。

职场中被随便取代的人实在太多,被年轻人,被机器,被新的体制......

罗振宇曾经说过,职场人永远要问自己三个问题:

“我现在做的工作,机器能做吗?”

“我现在做的工作,有可能外包吗?”

“我现在做的事,未来会有发展吗?”

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会让你沮丧,但还是建议你去想,因为被问题拍肩膀,总比被现实抽嘴巴子好。

很多时候,我们会想当然的以为,我们的收入跟我们的学历挂钩,跟我们的能力挂钩,跟我们过往的功劳挂钩,但其实,这些都是一个天大的误区。

我们这辈子能赚多少钱?其实跟学历、跟感情、跟过往的成绩都没有什么关系,只跟我们的“不可替代性”有关系。

老板决定付你薪水的时候,心里面有一杆秤,秤的左边是现在给你的工资,秤的右边是你此刻能给公司贡献的利益。

注意,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第一个是此刻,不是你一年前的贡献,不是你过往的总贡献,就是你此时此刻的贡献。

第二个词,是利益,不是你们感情如何,也不是你的人品如何。

如果你现在工资1万,但你做的事只需给5千别人就能做到,那我肯定把你替换掉。

即使咱们之间过去感情很好,即使你过去为公司赚过100万,但不好意思,你此刻的价值具备可替代,那就必须要替代。这很残酷,但又很合理。

我们太多的人,犯了这个职场大忌,就是总把过往的贡献,等同于现在应该拿到的回报,拿不到的时候,就心生怨念,觉得别人亏欠自己,其实是你自己不懂社会的规则。

大家记住,只要对方有更好的选择,抛弃你是极其正常的事情。

你怪他不讲感情,没有道义啥的,然后难过生气,都是自己没长大而已。

再比如咱们过去都用过诺基亚吧,对诺基亚有感情吧,那苹果手机出来不也换苹果了吗?我过去喜欢用诺基亚,后来特别喜欢三星,后来又喜欢用华为,现在又比较喜欢小米,你能说我花心吗?

说白了员工离开你,出去赚不到在你这里赚到的工资,自然你怎么搞他,他都不会走。客户离开你,买不到跟你同等价格和价值的产品,他自然主动追着送钱给你。

所以到此明了,所有离开你,抛弃你,伤害你的员工,客户,伴侣,合伙人,都不是他们的错,都是你不具备可替代性的自然结果。除了你,这世界没人能伤害到你。

只要你具备可替代性,你的人生就必然痛苦,只要你具备不可替代性,你的人生就必然幸福。

皇宫里的三千嫔妃各个都被皇帝所伤,但有哪个嫔妃能伤得了皇帝?因为皇帝是所有嫔妃眼里的唯一,而所有嫔妃都只是皇帝眼里的之一。

现实中你和身边人之间,你是他们的“妃子”还是他们的“皇帝”呢?如果别人可以;分分钟就把你换掉,有你没你他没有任何损失。可是你没他就彻底完蛋了,损失巨大,那你可想而知这是多么恐怖的事情。

很多男人就是用所谓的“我养你”把女人一手养成了“废物的妃子”,而自己在外面天天成长进步变成了“潇洒的皇帝”这时这个原配是离开他活不了,因为没有生存技能,在一起就得忍气吞声,丧失精神自由。

你知道你老公为啥脾气大,不听你话,你还必须事事都要服服帖帖了吧?你知道你公司里为啥有些能人老跟你唱反调,而你还拿他没办法了吧?

因为对方很清楚,没有你他照样过得不错,但你没他玩不转啊!那他自然就要上房啊,这是必然的。

一个家庭里面,谁吵架的时候声音大,代表谁为家里的贡献大。一个公司里,谁浑身是刺,敢跟老大叫板,代表谁是公司不可或缺的人物,有的人还天天抱怨,生闷气,你有啥资格抱怨?

你把自己混这么被动,那不活该吗?

无论是经营家庭还是经营团队,别扯别的,最有效的就是五个字:

“你被开除了”!多简单啊,可你敢说吗?

当你还不具备不可替代的价值怎么办呢?

秘诀就是:要忍、要捧、要加速累积筹码。

当你没有对方自己就玩不转的时候,你就只能忍。

比如刘邦当年在鸿门宴上为了保全性命对项羽忍之又忍。

在宴席上刘邦大打感情牌,被项羽数次出言攻击和训斥,刘邦都忍气吞声,把自己显得极其卑微,还要和项伯定女儿亲,让项羽觉得刘邦就是一个没有一点骨气和野心的奴才,才放了刘邦一条活路。

你在管理团队时,要对那些筹码比较大的能人和老人,先捧后踩,先忍后灭!

自己没有筹码时就要忍,要捧。然后提升自己的能力,同时最重要的是你要提拔新人,培养新人,让那些不可替代的老人变得可替代。当对方可替代,而你不可替代时,你就可以不用忍了,要狠狠的收拾他们。

如何让自己具备不可替代性?

1、能力碾压

我过去在公司做销售员时,每个月都是公司的销售冠军,那自然者板就要让我三分,因为公司一半的业绩是我干的,别的员工一个月只能休息4天,而我一个月能休息8天。

我是怎么具备这么强的销售能力的?因为我开始来公司时,别人一个月休4天,而我一个月一天都不休,连续半年没休息过一天。别人都是早晚班分班上,我是上早班下晚班,结果我接触的顾客最多,我销售的次数最多,自然我积累出来的能力也是最强的。

2、物质碾压

用谈感情的时间,去搞钱,钱有了,感情自然就来了。是的,你认不认同这都是事实。我每天忙于工作,并且线下全国讲课,很少在家,也很少陪儿子。平时儿子都是他妈妈带他,但前几天他有个作文题,要求写他身边的一个亲人,他居然写的是《我的爸爸很爱我》,我后来看到都傻了,为啥没写他妈?明明他妈妈更爱他。因为他清楚,玩具都是我给他买的!

3、认知碾压

认知是你对所有事物的看法,两个猴子为一根香蕉争得头破血流的时候,有人拿起旁边的钻石走了,猴子并非没有能力抢钻石,而是自始至终它们就不认为,钻石比香蕉值钱。

大多数人只看到了事物的表面,而没有看透事物的真相。

比如大多数人都在乎感情,其实感情是表象,背后的利益交换才是真相。比如疫情时期,为什么离婚率会暴涨,是感情集中出问题了吗?真相是,疫情让很多男人变穷了。

怎么提高认知?

第一、亲身经历

第二、高人指路

第三、高质量学习

人和人终极的竞争,是认知层次的竞争,你的认知在什么层次,决定你活在什么阶层,拥有什么样的财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