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再现
“吃饭啦!吃饭啦!”卿卿妈妈将手里的盘子放到餐桌上,对着书房叫道。
爸爸从书房走出来,看到餐桌上的菜,一脸笑容地对妻子说:“今天的晚餐真丰富啊,媳妇儿辛苦了!我们的小公主呢?”
"卧室里!都是你宠的,她休学这两个月,没看一眼书,没写一个字,天天抱着手机。寒假后就要回学校了,我看她咋跟得上!”妈妈生气地对爸爸说完,朝着孩子卧室的门喊道,“卿卿,赶紧出来吃饭!”
半天没见孩子从卧室出来,妈妈烦躁地说:“我去看看,她到底在卧室里干什么,不学习就算了,吃个饭也得三催四请的!”
看着妻子情绪不太好,爸爸忙拉住了她,说道:“你做饭辛苦了,坐着坐着,我去叫,这次我一定狠狠地批评她!”
爸爸轻轻地推开卿卿的房门,笑呵呵地说:“卿卿,干什么呢?该吃晚饭了,快来!今儿个的晚饭可丰盛了。”
"我不饿,你们吃吧!”卿卿抱着手机,头都没抬地说道。
“妈妈辛苦做了那么多,咱们得捧个场不是!”爸爸拉了拄卿卿的胳膊劝道。“哎呀,爸!我不饿,不想吃!你把网页都弄乱了。”卿卿有点不耐烦地说。
“天天不学习,就知道玩手机,以后能有什么出息?”妈妈冲进来一把夺过卿卿手里的手机丢了出去,骂道。
“你怎么那么不讲理,谁让你丢我手机的!我就是不学习,也不准备去上学了,你能怎么着?!”孩子一看手机被摔了,崩溃地叫道。
“不上学是吧,那就别去了,饭也别吃了,你就抱着手机过一辈子吧!”“不去就不去,反正我也不想去!"
爸爸一看俩人又吵起来了,忙把手机捡起来塞到孩子手里,推着妻子走出了孩子的房间。
抽丝剥茧,梳理问题所在
家长:院长好!我家孩子才六年级就不想去上学去年孩子生病,一直咳嗽,去医院检查说是肺炎。今暑假,我们本来的计划是给她补上一期落下的课程,但因为她老玩手机,我跟她发生了冲突,所以计划泡汤。今年开学以后,她还是不去上学。现在这种情况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王院长:从你三两句的描述中,能感受出来关系没处理好。"趁着孩子还小,还是要和孩子去沟通。具体怎么做呢?抓住三个关键点:空间物理环境的调整;夫妻关系的调整;和孩子的良性沟通。
家长:孩子现在就是不想和我沟通,老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有时候还会把头发一根根地揪下来。
王院长:你所描述的“揪头发”行为,在我看来是攻击自己的行为。孩子为什么攻击自己呢?你想想成年人,当一个人特别想干一件事又干不了的时候,他往往会摔东西、砸墙,这是干吗呢?就是攻击自己。(2)是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和生活状况,能让一个六年级的孩子开始攻击自己了?你得反思一下。孩子不愿意沟通,就证明她的沟通之路被阻断了;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出来,就证明她讨厌和你们沟通。
家长;可能之前我吵她吵得太厉害了。孩子从小就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她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带她去检查,医生说是注意力缺陷。
王院长:那你现在最应该做的就是再带她去做个检查。家长:已经检查过了,是注意力缺陷,医生建议我们多带她做运动。我给她报了体智能课,结果她讨厌给她上课的老师,就不再去上了。现在她也不运动,又懒又叛逆。
王院长:这不是懒和叛逆,而是在注意力缺陷的基础之上,又没有温暖的家庭环境,也没有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法以及家长引导的综合影响下所产生的问题。如果你现在不重视,孩子还可能出现社会功能障碍问题。所以我建议你再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一次,评估下目前她到底是什么问题,然后增加家庭的温暖度。从开始到现在,你都已经焦虑到这种程度了,也没有提一句孩子的爸爸。
家长:孩子的爸爸也着急,但他也没办法。他平时比较溺爱孩子,喜欢逗她玩,在孩子面前没有威严感,所以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也不听爸爸的话。
王院长:既溺爱又喜欢逗孩子,是会让孩子更加任性的。
家长:有时候他会跟我说让我管孩子学习,他配合我。
王院长:那你得跟爸爸提要求,不能溺爱孩子,耐心跟孩子沟通才叫配合。
家长:好的。
对症下药,制定解决方案
和孩子建立桥梁,修复关系
王院长:想要解决问题,你们夫妻俩得重视,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加强学习,不能只着急。先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从病理上看看孩子有没有问题,排除病理上的原因
之后,再重视家庭氛围的一些内容。注意跟孩子沟通的方式,不要再跟孩子争吵。
家长:但我一看到孩子玩手机,就想把网断了。王院长:你不能只按你的想法来做,已经适得其反了。孩子在乎手机,手机就是你能和孩子进行沟通的有效途径。
家长:我现在是不惹她了。
王院长:不是不惹她,而是要利用她在乎的事,降低标准,找到某个点,和她修复关系。要找到能和孩子建立桥梁的事。比如,一起做饭、一起打扫卫生、给孩子洗洗头等。
家长:好的。
“定海神针”要“定海”
王院长:真沟通不了的时候,要学会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比如跟孩子沟通一下能不能接受专业人士的帮助,若孩子不愿意,就不要强迫,家长先学习就行了。
家长:好。
王院长:你性子急,还有点强势。孩子不上学,你这根“定海神针”就先生气了。你想想,家里的“定海神针”不但不“定海”,还搅浑了海,这样里面的鱼能好吗?既然家里出现问题了,我们就直面这个问题,提高自己就行了。
家长;是这个道理,但有时候看见孩子不积极往好的方面努力,我就特别容易“上火”。
王院长;你可以“上火"啊,但是你“上火"了之后会导致孩子的问题加重。你这是任性,不叫“上火",明白不?
家长:明白了。我看到身边的其他家长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后,改变得很快,孩子也越来越好,可是我学习之后怎么还是控制不住我自己,老做一些错的事?
王院长:因为你的注意力不在自己身上,都在孩子身上。你得关注自我,一个人修己的时候,就能改变很快;关注别人的时候,改变得就会很慢。
家长:好,谢谢院长,辛苦了。
王院长:不客气。
关注自己,同时按科学的方法去做的人,成长得会很快。有人说,我悟性差、记不住,这都是借口。孩子好好学习努力提高成绩,家长好好学习努力提高养育孩子的能力,两者相得益彰,缺一不可。孩子的问题,是因为家长没有掌握科学养育方法,有了科学的养育理念和方法,所有的问题都会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