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给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做家教,她成绩中上。妈妈自是希望她能够提高再提高,但是即使英语单词听写这样毫无“技术含量”的“重复”也会有失误出现,总之从来没有出现过妈妈期待的一百分。每次妈妈声泪俱下地讲完,她就可怜兮兮告诉我:老师,下次我一定努力。
下次我一定努力。
努力到底是个什么概念?是不是努力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我开始陷入这样的思考中。
还记得曾经看过的心理学书籍,里面讲了这样一个实验:把一群人分成三组,目标是向10公里之外的三个村子进发。
设定条件下,第一组人员除了领队,其他成员统统不知道村庄的名字,也不知道路程究竟有多远。于是,走出没多远就有人抱怨,他们不明白要去哪儿;再往前走,更多的人开始愤怒,他们想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停下;剩下的历程中,低落的情绪伴着未知的路途,一部分人退出了实验。
第二组人员获悉村庄的名字和具体的路程,但是没有里程提示。路程即将结束的时候,当有人因为疲惫而导致厌倦情绪出现时,寥寥无几的人凭经验、估算时间和距离后去鼓励别人“快到了”,于是一部分人振作起来加快了行进的速度,但也有一部分人退出了实验。
第三组人知道自己要去到多远的什么地方,并且他们知道,路程中每隔一公里就会看到一块里程碑。于是每过一公里,大家都要激动一小会儿;每次看到前方的里程碑,都会得到振奋;因为他们能够清晰地把任务分成可缩短距离的小目标,所以在情绪高涨的状态下,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
实验得出一个结论:如果人们的行动有了明确的目标、也可以将行动与目标不断加以对照、进而清楚自己的速度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动机就会持续明确并得到加强,每一个目标都会被“自觉”达到,也就是说,符合一定情境的努力,目标相对容易实现。
那么,人生路漫漫,上下求索的我们,谁会在每隔一公里处给我们一点鼓励加一点提示呢?上面的实验告诉我们,仅凭意志力、仅仅说“我要努力”,始终还是会有相当多的人选择退出。“努力”,看起来好用力,但是太空洞。为谁努力、如何努力、往哪个方向努力,只有大人考虑清楚了才能去影响孩子、然后教会孩子。努力本身就是一种才能。在努力这件事上,除了自我激励之外,我们更应该思考:到底应该怎样努力,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策略来投入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应该怎样有效地启动、维持和优化对一件事情的投入。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思考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看来,最需要正视学习如何努力的,应该是我们这些自认为有能力的成年人。
通过思考,我给这个学生和家长给出了如下的建议:
一.先和学生的妈妈讨论的是:对于孩子现在的情况要理解,家长需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因为家长的情绪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心态,家长需要用平静的态度去鼓励孩子,要相信她,我们和孩子一起去面对学习方面的难题。
二,针对学生的策略是:一次只针对一个问题“集中突击”,首先要清晰方向,并且做了一个详尽的计划:在什么时间内完成什么量的单词掌握、掌握的标准是什么、然后进行考核、考核之后依然有失误的话就找原因、想想如何改进、以及日常如何巩固。
让孩子如何知道她在什么时间和地点该做单词听写的准备,这些看起来非常琐碎并细致的事项不能扔给孩子以说“下次努力”而结束
三. 在实践的过程中要做的是教方法,不反复指责;在一定时间内允许失败;随时多练多写,表示我们愿意一起找方法。多多给予实质性的指导与激励,把整体的要求分成很多个“一公里”小目标,我们心里要非常明确哪些目标是孩子只要一使劲就可以达到的,只有对小目标一次又一次的实现和超越才能带来孩子内在的自我驱动。
最后想说的是:努力,是一种最需要学习的才能,它是一种需要学习的策略,不断优化你的“努力”方式,后天努力对人的改造作用是惊人的。
无论多大年龄,相信自己,学习有策略地去努力吧,越努力,越有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