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菜疙瘩情味长


女儿今年八岁,晚上睡觉前常常缠着我给她讲故事,讲我小时候的事。多少次我都说“没了没了,已经讲完了”,女儿却总是央求,“再讲一个,再讲一个……”于是便有了咸菜疙瘩的故事。

我今年三十七岁,那些都是我上小学时候的事情了。二十多年前的辽西农村是贫瘠的,就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脚底下踩着的土地一样。东北并不是处处都是黑得流油的肥沃土地,就比如我所生活的这片土地——它是实实在在的一块盐碱地。土层上泛着白沫,苍白的颜色就好像这里人们的生活。

童年的记忆里我们没有什么吃的。我记得有一年的冬天不知是谁第一个把家里晒干的咸菜疙瘩拿到了学校。上课的时候偷偷拿出来用削铅笔的小刀小心翼翼地把它们一点儿一点儿切成薄片,再趁老师不注意的时候放进嘴里,津津有味地品尝起来。在那个年代,食欲和想象力同样丰富的我们俨然用最朴素的思想把它变成了一种美食。

于是你传我,我传他,从家里带咸菜疙瘩来学校在当时就成了一件十分时髦的事情。为了引领潮流,当时人人配一把小刀,除了上课时的“偷偷作案”,下课的时候你常常会看到更多的同学明目张胆又略带得意地进行这项活动。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有些人,比如像我这样的可怜人是拿不出一块在当时看来赤手可热的咸菜疙瘩出来炫耀的。也因此我常常是那个站在别人身后等着人家分享给我一点儿的可怜虫。每每这个时候我就会在心里埋怨妈妈:为什么我们家就拿不出一块晒干的咸菜疙瘩呢?

那段时间,每天放学回到家,我常常会对着家里的咸菜缸黯然神伤。在九十年代的辽西农村几乎家家都有这样的一口大缸。那里面装满了漫长的冬季里,严寒世界里的人们餐桌上佐餐必不可少的菜肴——各种各样的咸菜。我们家当然也有一口这样的咸菜缸,里面压满了各种属于这个冬天的沉重的“叹息”。这些“叹息”甚至会绵延到第二年的春天,在青黄不接的日子里继续装点人们的餐桌。

我家有咸菜缸,当然就有咸菜。可是却没有同学们拿到学校的那种太阳底下晾干的咸菜疙瘩。于是“富有”变成了“卑微”,装在我文具盒里的小刀和它的主人一样特别渴望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咸菜疙瘩。这渴望如此强烈,以至于深深烙印进了属于我童年的记忆,很多年后的今天回忆起来仍然散发着一股浓浓的咸味。

女儿自然是想象不到一块晒干的咸菜疙瘩在我童年生活中的意义,也自然就不能体会我一路走来的艰辛与执着。从遥远的辽西小村到人口稠密的豫北大地,再到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可能就是凭借着这股内心最强烈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改变自己命运的信念,我一个人坚定而自信地走到了今天。为什么这股力量那么强大,强大到我可以一个人为了幸福毫不畏惧地努力下去呢?可能就缘于我在思想最单纯的年代里对一块不属于自己的咸菜疙瘩的深深眷恋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上段“吃到嘴不易”中提到,我生在70年代中期,年少不懂事的我总有些许奢望。敞开肚子吃一顿白面面条曾经是最...
    老哈河阅读 2,064评论 11 19
  • 有多少对腌咸菜这事比较熟悉? 山东农村老家的朋友们,还记得这样的场景吗? 每到冬天,家里就将种的芥菜疙瘩收回家,然...
    小米九阅读 432评论 2 10
  • 夜莺2517阅读 127,775评论 1 9
  • 版本:ios 1.2.1 亮点: 1.app角标可以实时更新天气温度或选择空气质量,建议处女座就不要选了,不然老想...
    我就是沉沉阅读 6,994评论 1 6
  • 我是黑夜里大雨纷飞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
    陌忘宇阅读 8,630评论 28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