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的大学生活应该是,谈一次恋爱,拿一次奖学金,挂一次科,逃一次课,喝一次酒。”青春就拥有那么一次,这样的生活才不枉此生。但,这些与我无关。
我摸摸自己憋憋的腰包,想到吃一顿大餐还要再三斟酌;还在考虑助学资金可否让我拿一次,好解决穿衣问题;思考着在这个富饶却贫瘠的大学城能不能有份兼职让我维持生计。你看,贫穷注定了我只能保持我的想象力,但切实不可行。
注定了要有一个不完美的大学生活,可人类一直都是一种可笑的生物。即便是命中注定,也要挣扎。思前想后,我还是决定做到“完美大学生活”的前五个字。
为了有资格佩戴“完美大学生”的标签,我觉得首先要有的,就是实践接触。看到志愿者团队的招新启示以后,我决心报名。
在一层层的筛选中,我很幸运的勉强通过。
退伍庞大,虽然不知道一个专业技术不够成熟的志愿者能干嘛,但还是想去自己喜欢的队伍。由于人数之多,我本来想去的敬老院没去成,有那么一点点小失落。但还是安心接受安排,去曾家医院。
带着疑惑和好奇,我的志愿者生活由此拉开序幕。
清晨的公交车有精神的轰鸣一声,载着我们睡眼惺忪的人群前行,看着这样无精打采的我们,偶尔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声来。
“注意,下一站要下车,我们要转车。”带队组长低声提醒。车内一位闭目轻睡的青年蹙了蹙眉。我猜,他是哪里的上班族,或是一位苦于追求生活的兼职大学生。
我们整理整理困意包裹的衣衫,在公交车有力的叹息中匆忙下车。天气已经转凉,风经过身旁的时候带着不怀好意的冷意。我们一个个从睡意中清醒,抖擞精神又和男女老少一起挤进车厢。清晨的车厢一直都是那么空旷,换乘车辆也不用担心无座。我们在摇晃中又要进入梦乡,安心等待公交进入终点站。
跟着带队组长的步伐,终于到达目的地,眼前的场景差点让我们误会走错了门。定眼一看“曾家社区服务中心”赫然于眼前。
负责我们工作的医生指导完我们工作以后,便匆忙离开了。我们在一个会议室里持笔疾书,建立起前来体检过的居民的健康档案。
建档立卡是一个简单而又繁重的任务,从开始到结束,我们一直做着同样的事,枯燥乏味,却一直再坚持。然后,借着泛黄的街灯踏足在校园。
后来,上机继续完善居民健康档案。我们在小朋友不打疫苗的哭声里,在医生询问老人哪里不舒服的问候声中,噼里啪啦翘着键盘。一丝不苟,认真的完成自己的工作。
再后来,越来越觉得这份工作很快乐。偶尔会有闲暇的时候,一起的医生总会打破沉静的空气,和我们有一搭没一搭的聊起天来。
而我们,在工作中进一步学习到了课本以外的知识,比如,医学工作中的电脑操作。还能在医生的玩笑中,了解到医务工作者的一些经验。最重要的是,我们磨练出了耐心,不在急躁。寒冬天里的我们,拥有了坚强。
志愿者活动要结束的最后一天,我们加紧步伐,所有工作认真完成,工作内容圆满结束。
众创医馆的熊博士是一个和蔼又健谈的人。我听过他的一次公共课,内容很丰富,让我对解刨的所有内容有了认真去了解的渴望。我想最大的收获就是,在协助熊博士工作的同时,让我对医学,中药学,产生了兴趣。
夹杂着中药的味道,我仔细的抓药,分量。亲眼目睹了针灸的奥妙。感慨着中华文化的博大深广。而我,很幸运的成为了中国人,又能很幸运的感知到这么多精华。
我是志愿者,服务于热心,服务于真诚,服务于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