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提到了“一万小时”这个定律,他说:"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需要一万小时。"
一万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需要五年。如果每天练习三个小时,一周练习20小时,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需要十年。
那是不是从事哪个领域一万小时,我就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了吗?我有很大疑问?
我从大二开始接触《实况足球》这个游戏,一有空余时间,就消遣娱乐两把,有时还会沉迷好半天,十几年来,应该有一万小时了,但我怎么就成不了顶级玩家,有时网上对抗,还会被“血洗”。
一小饭店厨师,炒菜年复一年,20年下来,从事厨师工作好几万小时,可还是登不了“大雅之堂”,只能在小饭店里来回“晃荡”着。
中国足球圈的一批批球员,从娃娃时开始踢足球,经历足校、梯队、低级别联赛、中超级联赛、与世界强队交手,最后不惑之年退役,把青春献给了足球领域,这么多年了,也没出现几个“马拉多纳”、“梅西”之类的世界顶级球员。
那么,这个“一万小时定律”靠谱吗?是不是要成为哪个领域的专家,需要2万小时?5万小时?10万小时?……
其实,一个人从事某个活动,即便都是到了一万小时,他会出现4种完全不同的状态,即娱乐、工作、训练、刻意练习。
比如,同样是踢足球,你是周末偶尔约几个朋友到球场,以娱乐的心态,踢上个把小时,跑一跑出出汗; 还是把足球作为养家糊口的工作,你是一个中学的足球教练,从事足球领域是你的工作;还是你在进行长期的足球训练,以满足于参加一般足球联赛;还是你在挑战足球职业的极限,努力让自己成为世界顶级球员。这4种状态是完全不一样的。
一个人处在娱乐状态时,心理是处于完全放松舒适区的,不设具体实现目标,你做这件事的目的就是为了内心的愉悦感。
一个人处在工作状态时,虽然工作的竞争压力会迫使你去重复使用某项技能,但设定的工作目标过多的是数量上的要求,像“chicken head”一样,不断地小鸡啄食点头点头点头,脑子里只有“去做去做去做”,机械重复日常工作,任务完成后就掉进了不思进取的舒适区,让你不再挑战、不再进步、不再思考,绝无建立新知识的可能,甚至变得麻木。
一个人处在训练状态时,心理是处于一定的紧张状态,在训练指标的考核下,不同科目通过大量重复枯燥的训练,会不断收获进步,从业余选手向专业选手进发。但这容易让你沉湎于技能带来的自满之中,技能“熟”到不用想就“巧”的份上,达到“自动化”的程度,会让你变为没有任何创造力的机器人,此时心理上落进了“熟能生巧”后的舒适区。你会感到能力练到一定时候会戛然而止,能力遇到了天花板,再怎么练,也提高不了多少。
但若是一个人处在刻意练习状态时,就是不断冲出各种心理上的舒适区(完全放松舒适区、不思进取舒适区、熟能生巧后的舒适区),跳入更有挑战的伸展区,在某个领域建立自己的认知结构,发现或创建事物背后的核心算法(或者说就是“套路”),然后按照这个核心算法去反复练习,最后还要保证有及时性的效果反馈。这就是从专业选手向顶级高手进发。
可以看出,刻意练习的成功公式:成功=核心算法(套路)×大量重复练习。
专业选手和顶级高手之间的本质区别,并不在于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而在于是否掌握的核心算法(套路)。这个核心算法类似于我们日常所说的方法论。棋谱是棋手的套路,案例是律师的套路,公式是数学家的核心算法,定律是科学家的核心算法。
掌握了核心算法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反复练习。脑科学研究证明,某个方面通过刻意练习可以激发某几个神经元,最终这几个神经元连在一起,成为一种脑结构,这样就是一种能力“长”在我们大脑中了。高手就是把正确的核心算法,通过反复、刻意、长期的练习,内化到大脑之中。
第三步就是要有及时反馈。当你保证了一定量的高质量训练后,反馈又成了很重要的一环。及时反馈来自两方面:自己和他人。大量练习后要及时进行自我总结反思,修正不足。另外好的教练帮你及时反馈,发挥“旁观者清”的作用,给你提供必要的意见建议。有了这两方面的及时反馈,你的进步速度会很快。
哈哈,其实不是一万小时还不够。
哈哈,只有刻意练习的一万小时才是有价值的。
——最近,给新员工培训时,谈到“一万小时定律”,目的是为了勉励新员工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但当时只是提了这个概念,感觉谈得非常不到位,有必要来系统思考阐述一下,并把真实的“一万小时”告诉大家,于是有了此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