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者多哀怨,掌控者重主动选择,不同的定位决定了不同的处事态度。受害者的哀怨如同舔伤口,博同情,却停留在原地,掌控者更愿意忍痛站起来看长远,我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经历过或者见过受害者和掌控者的时候吗?请举例说明。
受害者
受害人模式生活中处处可见,就是自己也会偶尔不小心掉进受害者的大坑。
受害者模式更像是一个孩子,面对超出自己期望的结果,哭闹,埋怨,推脱责任。书中举的一个例子,我深有同感。工作中不顺心的时候,女同事们会在午餐时,聚在一起诉说领导的不是以及不近人情。在这种时候,我虽然感觉不舒服,却没办法反驳,甚至稀里糊涂去附和。而当时我还不知道其中的原因。原来是受害者模式在起作用。
我刚来上海那会儿,是个不折不扣的受害者,总觉得公交车上的售票员欺负外地人,倒不是因为听不懂上海话,而是那种向上翻的眼神,让我感觉自己被冒犯了。去逛大型超市,则动不动就会被售货员激怒,因为总觉得人家会盯着自己,防贼一样。
现在想来,自己那时候初出茅庐,愣头青一样,难怪别人会紧盯自己。其实是自己的不适和紧张感在起作用,与他人无关。
这件事带来的启示,一是,消除受害者心态在于看到事件的全景,理解事件中每个人的状态和局限。二是,更能体会别人内心的紧张感和不适,从而缓解沟通中的对立。能够与经常打交道的快递员,专车司机,外送员,淘宝客服愉快地合作,是提升自我愉悦度的重要的能力。
掌控者
掌控这个词可能会让人有误解,掌控在这里不是掌控别人的意思,而是对自我内在的掌控。如果换个词,可以是“主动选择者”。
同样面对飞机延误,受害者在机场大厅吵闹投诉,掌控者选择看书,休息,补充能量,安静等待。
同样是火车站使用身份证换票接送站,受害者大声斥责,辱骂火车站服务人员,称规定不合理。掌控者平静接受,选择其他方式解决事情。
同样是下雨天忘记带伞,受害者一边淋雨/避雨一边抱怨天气,掌控者一边淋雨/避雨,一边享受淋雨带来的凉爽感觉。
同样是淘宝店家发错快递,受害者愤怒,投诉。掌控者积极沟通,有效协商解决方案。
受害者常常聚焦他人的过错,引爆自己的情绪,而掌控者则聚焦事情的解决方案,接受任何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