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的问题已经解决了问题的一半,读这本书首先是被书名所吸引,读下来觉得干货满满,下面就与大家分享书中几个很棒的观点。
01 为什么要学会提问?
工作时间越久,越发现会提问的重要性。在你这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别人只问了几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瞬间路转粉。
学习有效地提出问题,会让我们的工作更有效率,同时赢得别人尊重。
02 视野与挑战:战略性问题
大到企业,小到个人在制定未来规划时,都需要问清楚,自己的目标到底是什么?企业基于市场需求和内部资源,需要知道未来的定位是什么?如何达到?个人则是要弄清楚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及如何实现。
03 由内而外:共情型问题
1) 同理心:从他人的视角看问题。他在想什么?他感觉如何?站在他的角度,你会看到什么?
2) 留下回旋余地。首先提大的宽泛性问题,让人们开口说话。邀请他们进入他们感到最舒适、最熟悉的领域。
3) 聆听言外之意。你的问题越深入,你就越需要聆听线索、语气和心情。停顿和犹豫也有隐含意味。
04 有效的聆听
我们有多少事情是经由“听“而学到的?我们每天花多少时间在“听”孩子的和父母说话?一个专注的聆听会“听”出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并去理解孩子的感受。伙伴们,你真的会“听”吗?
05接受同理心
我们通常把同理心认为是同情,了解对方的感受。通过书中的案例,我们可以理解为同理心是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而不是给别人建议,判断,和挖掘更多的疑问。你不一定要同意对方的观点和想法,但是你可以站在对方的角度并进入对方的思维背景进行思考。
06 提问中肢体语言的重要性
别忽略肢体语言释放出的额外信号,它能告诉我们他人对我们的真正看法,同时也能加倍表达我们对他人的情感!
07 重视“没有问号的问题”
这种类型的问题扮演开放式邀请的角色,让谈话对象停下、反思并提供更多细节。个人觉得可以很好的用在孩子的教育中。“请告诉我更多的”,拓宽孩子的思路。
08 巧用反问
由一个词构成的反问句会引出更多的细节和解释,帮助你探取更多的言外之意。
09 拥抱创意
创意驱动型问题涉及颠覆性思维,这种思维可能让人不安,让人不适,有时还会全然颠覆。但世界就是这样被改变的。
10 善用引导
无论是群内分享还是千聊分享,连长和主持人都会引导分享嘉宾讲话,让他们有趣或是值得注意。让嘉宾贡献出最棒的新想法或是有趣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