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这既是一些人生的观点,也是一篇《沧浪之水》的读后感。
一、蚍蜉撼世不自量,我们终会被折腰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小的时候过年最开心的永远是孩子,充满着无忧无虑、无拘无束,大人呢,大抵不是很开心的,从他们嘴里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时间过得真快,一年又过去了”,再加一句“还是上学好啊”。但这些话永远得不到孩子的认同,那时候的自己永远不会理解为什么上学好,有上不完的课、写不完的作业、那些令人生气又惧怕的老师,总在生气时间为什么流逝的如此缓慢,在争论与疑惑中时光流逝……
不知不觉中,我们长大成人毕业,带着学生独有的骄傲和些许书生意气、文人风骨或惶恐或无畏的投身到纷纷扰扰、藏污纳垢的世间。
初入世啊,我们初生牛犊、我们格格不入,我们引以为豪的持身以正和恭谨良善并不受待见,在某些事情上的坚持又看似如此可笑,因为这些东西,与这个社会总有些莫名的不相协调。
随着我们的初长成,借用前两天高中朋友小聚时酒桌上的戏言,我们都变油了……
是啊,我们都变油了,略经世事后,从以前看待“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时的古井无波到如今有事无事骂一两句“这CD的生活”。生活的可恶在于它总是让人见识到金钱的美好、权力的可贵,最可惜的是,人们就吃这一套,熙熙攘攘、为利来往,古今中外,千百年来莫不如此。
毕业一年,你既无出世的能耐,也无入世的精明。你周转于人情世故间,笨拙又生疏毕业一年,你既无出世的能耐,也无入世的精明。你周转于人情世故间,笨拙又生疏。你应付着一地的鸡毛蒜皮,偶尔的不怀好意。你的挣扎抗争,总是杯水车薪。你开始认识到情谊的浅薄,功利的可爱。你依然天真,但是也虚伪。你依然不甘,但是也妥协。迎面而来重重的一巴掌,你咧嘴笑笑,不言一语。—— 宋野望
人总是穷则思变,跌跌撞撞几次后慢慢长出了不伤人仅为自保的爪牙,从小幻想的诗仙太白狂歌的那种“安能摧眉折腰?”,到最后都成了谄媚之言亦之颜。
最后明白了,我们绝大部分人终归是芸芸众生的一员,枉我小时候傍晚赶路的时候还觉得自己是月亮总是跟着我移动的天选之子。
世俗有意能容我,不染人间二两尘。
我与这个世界,真是格格不入。
二、我庆幸,我还是一开始的池大为
可是这个世界,它原有的样子不应该是这样,《沧浪之水》中池大为与晏老师有这么一段对话,“池大为说‘人都那么聪明还该留点道理给世界来讲吧,不然世界也太可怜了’,晏老师轻笑着说‘道理?那是你讲得东西?",‘道理就是道理,谁讲它还是道理’”,私以为,我们这群人,就是为了和世界掰扯一下道理的。
“一池春水,大有作为”,不得不说读《沧浪之水》给了我很大震撼,中间一度不敢看池大为经历的“屈辱”,从他身上,我读到了映照出来的自身。
在知乎中有一个问题“90后为什么不愿讨好领导了”,下有一高赞回答
有个与世隔绝的村子,因环境问题导致所有人 都患有腰椎病,大家都直不起腰。几代之后,人们大都对弯腰低头习以为常。直到有一天环境突然变好了,新生儿不再患有腰椎病,自然立直了腰板。这时有的老一辈却反过来质问:为什么年轻人都不愿意弯腰了?
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自然不缺少奉献与崇高,但也绝不是拍脑袋决策似的“5+2”“白加黑”的一味索取,而是将心比心、感同身受或等价交换,对不起啊,以势压人,向来如此,便对吗?对不起啊,表面上心灵鸡汤背地里的腌臜事,我们觉得不公平;对不起啊,我们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这算是并不响亮但一以贯之的呐喊,上天让我崇文知礼,又怎么能回归茹毛饮血呢?
我,真开心,我还伴有着“赤子之心”的骄傲。
三、我所恐惧的,我将一步步成为“丁小槐”
高中历史课本上诸子百家中孔孟荀一处,有“性本善”、“性本恶”、“性相近”三种观点,刚刚研究生毕业的历史老师最后也没有给我们讲明白,但好歹我们知道“善良”这个词的美好,如今和别人谈话引出“人非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的时候,总是在想初心的可贵,而在初心之上,慢慢雕琢出了七窍玲珑。
“丁小槐”是《沧浪之水》中非常典型的一个人物,在生活中也不缺少原型。在大学里,我们最厌恶的也是丁小槐似的人物,步入社会,发现处处都是丁小槐。而最恐慌的,我们越来越像“丁小槐”。
丁小槐并不是坏人,他不仅会揣摩上意,做一个受上面喜欢的人,还会显露獠牙,排挤对他有威胁的人。而这些事情,无非是四个字“人情练达”,只有不想为,只要踏出去那一步,没有不会为。
当我们凶狠地对待这个世界时,这个世界突然变得温文尔雅了。——余华
看,这个世界就是对坏人宽容,而对老实人抱有极大地恶意。
当我夜以继日的工作,却被当成了不会言语的“老黄牛”;当我看到付出与回报不能对等;当我感叹肉食者鄙,却找不到曾经的良币……
我为什么去委屈自己,让他人畅快呢?
我,终究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