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走过一个世纪的姥姥

2025 年 9 月 29 日早晨 6 点 18 分 20 秒,指针似被时光温柔按下暂停,我的姥姥 —— 那位穿越了整整一个世纪风雨的老人,安详且清醒地与我们告别。她的离去,像一卷被妥帖收起的旧画,留着岁月晕染的沧桑,也藏着暖到心底的温度,供我们在往后的日子里,慢慢回味。

从十一送别姥姥那日后,邯郸的雨就没断过,直到启程返回北京,雨丝仍如影随形,像是姥姥用另一种温和的方式,送我们走过一程又一程,把牵挂织进了雨幕里。

姥姥的一生,本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长卷。她生于上个世纪初,亲历过挖战壕、抗日寇的烽火硝烟,见证过新中国成立时举国沸腾的雀跃,熬过自然灾害的饥寒交迫,挺过 “文革” 的风云激荡,更拥抱了改革开放的蓬勃春潮。“三寸金莲” 是时代刻在她身上的印记,生活抛来的一次次磨难是命运出的考题,可她从未抱怨过一句 ——“吃嘛嘛香,倒头就睡”,这是她在沧桑里淬炼出的豁达,是一种让晚辈既心疼又忍不住敬佩的生命智慧。

记忆里的姥姥,总泛着暖融融的光。是我,总爱从姥姥那里 “偷” 惊喜 —— 她会把舍不得吃的好东西,悄悄塞到我手里;她的针线活细密又妥帖,即便到了 80 多岁高龄,瞧见儿子脸上的绒毛,也会背着我、用劲擦掉,怕我心疼,转脸又乐呵呵地帮我缝补口袋。村里若有难惹的人,旁人都绕着走,姥姥却 “敢说敢做”,活得坦荡又真实;后来她和六十多年未见的老友重逢,岁月在俩人脸上刻下的印痕,反倒让那句 “得靠我妈当翻译才能聊天” 的情谊,更显真挚动人。

晚年的姥姥,活成了个可爱的 “老小孩”。她会缠着人打麻将,输了就 “耍赖” 不让走;我妈陪着打麻将腰疼了,想歇会儿,姥姥就像个小丫头似的 “反驳”:“年纪轻轻的,哪来的腰病!” 可转头,她又会因为能为我们做些什么,眼里亮得像落了星子 —— 那份 “被需要” 的幸福感,她揣在怀里,暖了自己,也暖了我们。

这两日,妈妈总说梦见姥姥,说姥姥好像还在邯郸的房子里,窗户边还映着她坐在那里缝补和来回走动的影子。我懂,那是思念在梦里织的网,把姥姥的身影拢在其中,也把我们的眷恋紧紧裹住。是啊,姥姥怎么会真的离开呢?她的豁达、她的温暖、她对生活打心底里的热爱,早已融进了家族的血脉里,成了我们往后面对人生的底气。

姥姥,您走过的这一个世纪,苦过、难过,却也始终活得敞亮、温柔。如今您归于安宁,愿天堂里尽是暖阳与甜糖。而我们,会带着您的模样好好生活,把您的故事、您的精神,当作最珍贵的念想,岁岁年年,念着您,也学着您,把日子过得平和又有力量。雨还在下,但我们知道,您的爱已化作最柔的光,永远亮在我们前行的路上。

二0二五年十一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