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工作当中,无论是跟同事的互相切磋,还是跟领导的正式或非正式的沟通,都属于工作交流,那么每次交流就得讲究有效沟通。
可是我们很多职场人在向上沟通,甚至平级沟通中经常会犯的一个毛病,就是自己不思考,更谈不上主动说出自己的想法。
当然有一部分原因是这个碎片化的时代,我们被各种有趣、好玩的碎片化事物所干预。
在抹杀我们的思考力的同时大大刺激了所有人的分享欲,就让很多人已经养成了即时分享的习惯,看到好的内容,就会产生分享欲。
所以很多人看到好的内容,根本等不及思考,就立马分享给其他人,以致于有很多人是为了分享而分享,忘了静下心来想一下。
甚至有时候很多人在潜意识里会觉得听到一个有价值的内容分享给别人,比自己真正得到了什么更重要。
他们根本不希望这种分享欲被延迟满足。
其实,如果我们等到思考得清楚一点,再分享给别人,获得别人的认可度也会更高。
所以,及时满足分享欲是阻碍我们自己吸收学习的一种障碍。这也是碎片化的时代,我们需要时时刻刻与之对抗的地方。
我们经常说思考力,思考力就体现在一些小细节当中,今天我给大家分享3个从细节当中领悟如何思考与正确表达的建议。
给领导分享内容
要担任一个信息整理和信息筛选的角色
也就是说你把筛选过的信息提供给领导,意味着你需要说出为什么这个内容我要推荐给你?推荐给你之后,你可以获得什么?看到这个好的内容我自己的思考又是什么?
你想象一下,我的同事如果发给我两个音频,她就跟我说,“这两个音频很好,你可以听一听!”
但是我打开一看,两个音频分别都是20多分钟,也就是我全部听完的话,要占用40分钟的时间。
那我就在想我到底听呢还是不听?听的意义在哪里呢?当我问他的时候他却没有清楚的回答。那么,大家说,他是不是需要提前想一想参考价值在哪里并且告诉我。
所以我认为,不管是给领导提供建议还是分享内容时,都要先做好信息整理和筛选的工作,先说出自己的看法,做到言之有物,这样才能达到有效的沟通。
而且跟领导沟通好在职场进阶中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跟领导沟通中还有很多的注意事项,有时候你会觉得跟领导表达不清楚,有时候又不知道为啥开始被领导冷落。
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处理,就找我们的职业辅导师聊聊吧,通过他你可以获得一次职业测评,还会给你详细的分析报告和完善的发展建议哦。
向同事请教问题
不要回避思考和先说出自己的看法
很多时候,当我们遇到问题,就直接去请教别人。我认为这个请教是不礼貌的,因为你没有思考就去请教别人,是直接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别人,让别人帮你思考,给你答案。
这是你在回避思考,而且也提不出具体的问题,也不可能得到准确有用的回答。
就像这个学员咨询的问题,在工作群交流,发送文件请教,但是对于如何解决问题没有一点自己的想法。
分享的书稿也是,没有对书稿想传达的观点进行总结梳理,而是十几万字的书稿丢到群里。
同事们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忙,如果不是任务相关的人员,他们会看完书稿,细细梳理观点给你反馈么?
所以在向同事请教问题时,应该说一下你对问题的看法,自己的困惑点和可能的倾向,这样别人给你的回复才是有针对性的。
哪怕你的观点是错的,你在请教别人的时候也可以验证你的思路是否正确。
在工作学习中
要学会复盘和二次输出
我以前有个朋友,也是一个老同事,他特别好学,平时都会挤出大量的时间去参加各种各样的职业课程培训,但是他学了一堆的东西,反过来,自己在管理上,职业规划上越来越困惑。
也就是他把学习变成了一种心理鸡汤,给自己一种心理安慰。在学习的过程中,觉得内容精彩,有价值,他也会很认真的做笔记,记录下来别人讲的什么。
但其实记录下来别人讲了什么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听别人讲完之后,哪些内容对你是有用的,别人讲十条干货,有一条对你有用,你能够吸收运用到你的实践当中,就是得到。
就比做好学习笔记要重要的多。所以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只停留在知道,要得到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我建议大家养成复盘思考的习惯,下班之后或者学习之后花时间去复盘一下工作状况或学习情况。
花个半小时到一个小时时间,用思维导图的形式,问问自己做了什么或者学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收获到了什么?如何去运用它?
做到了这些,你就可以找各种可能的机会,向身边有需要的潜在对象输出你的所得,这就是进一步促进你的知识内化了。
就像我上次面试的一个女生,她每天下班之后,晚上回到家,都会花时间复盘一下今天的工作状况和明天的安排。
就像她跟我聊的面试,对她而言,面试官是否厉害不重要,重要的是面试过程中哪些表现好?还有没有更好的表现?面试官留下了些什么内容,对她是否有用,是否值得去吸收。
来回顾一下我给大家分享的3个细节建议:
第一个,给领导分享内容,我们要担任好信息整理和信息筛选的角色。
第二个向同事请教问题,不要回避思考、要先说出自己的看法。
第三个在工作学习中,要学会复盘,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然后创造机会多输出与分享。
如果你发现自己在向上沟通或者平级沟通中遇到问题,不知道该怎么表达,也不能理解领导或者同事的想法,那就别忘了添加职业辅导师,和他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