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根
人们都说父亲是本难读的书。可我的父亲,却是我人生的路标。他对生活的眷恋,对生于斯长于斯的黑土地的痴迷,就像珍珠闪烁着独特的光芒。这片土地,就是父亲的魂,就是父亲的根。
父亲于2014年正月初四那天,走完了他86岁的人生之路。那年的大年初三,父亲叫来了我们兄弟五人,告诉我们说:“去借台手推车。”我们莫名其妙,家有轿车,借手推车干嘛?父亲用微弱的语气说:“你们把我推到咱家的大田里,我想再看看咱家的地。”一家人都哭了,老父亲一生眷恋着这片土地,舍不得离开,辞世前的唯一心愿就是看看自己耕种了大半辈子的土地。我们推着父亲,缓缓来到昔日父亲耕作的田地里。到地边时,父亲举手示意我们停下来。这时,我看见父亲的嘴唇抽动着,深情地望着这片土地。不一会,布满沧桑的脸上,泪水顺着岁月的沟堑缓缓滴落。父亲深情地望着这片土地,久久不愿离去……按照父亲的遗愿,我们把父亲安葬在了地头,他的躯体和灵魂回归了这片他钟爱一生的土地。
父亲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八年的军旅生活是他一生的骄傲。和平奖章、抗美援朝纪念章还有那些我叫不上名字的奖章,不知道他拿着这些在我们面前炫耀过多少次。转业回乡的父亲,把军人的无尚荣光与勇敢坚强,融入到持家和他爱恋的这片土地上,付出了一辈子的心血和精力。在他心里,这片土地,就是他的命根子。
春天,父亲将发酵好的农家肥用车运到田间,翻垄耙地样样走在前。父亲说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种了一辈子的地,始终没有离开过农家肥。看着田间葱绿齐整的小苗,父亲总是满心欢喜。夏天,父亲顶着烈日,不顾露水打湿身体,早出晚归,那咸滋滋的盐卤伴着小苗茁壮成长,印记在父亲的衣衫。秋天,在和风吹拂下,黄灿灿的玉米齐刷刷地低下了头,犹如待嫁的新娘,一幅羞答答的模样。每年此时,晨曦微露,父亲就会走进田里,一担担带着泥土芬芳的谷子、糜子、黄豆、玉米和高粱,在父亲的劳作下,很快将槐树旁老屋的打谷场堆成了小山。冬天,父亲总会左手挎筐,右手拿把铁锹,在寒冬里捡拾各种粪便,说粪肥堆积成山,来年土地定出大价钱。
父亲常教育我们说:“泥巴一尺深,地下有黄金,土地是咱农民的命根子。”站在父亲的坟前,一阵清风掠过,我心倏地抽搐一下,仿佛在这片青了黄、黄了又青的田地那头,看见了父亲那慈祥的面庞。这里,是父亲的根,他将一直守候在这里,永远不离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