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绪论

+绪论:一般在学术著作开头,概括作品内容,研学要点及方法的部分。
数据结构是一门研究非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问题中的操作对象,以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操作等相关问题的学科。

  • 基本概念和术语

    • 数据
      • 数据
        是描述客观事物的符号,是计算机中可以操作的对象,是能被计算机识别,并输入给计算机处理的符号集合。
        在·
      • 两个前提
        可以输入到计算机中
        能被计算机程序处理
    • 数据元素
      是组成数据的、有一定意义的基本单位,在计算机中通常作为整体处理,也被称为记录。
      人的数据元素或记录,即是人,即是基本单位。
    • 数据项
      一个数据元素可以由若干个数据项组成
      人有眼、耳和鼻等都是数据项的意思。也可以是性别,年龄等。
      • 数据项是数据不可分割的最小单位
      • 然而真正讨论问题时,数据元素才是数据结构中建立数据模型的着眼点,比如很多人看电影关心的是演员,而不是演员的年龄。
    • 数据对象
      是性质相同的数据元素的集合,是数据的子集。
      • 性质相同是指数据元素具有相同数量和类型的数据项,例如人都有姓名、生日和性别等相同是数据项。
      • 实际应用中,处理的数据元素通常具有相同性,在不产生混肴的情况下,我们都将数据对象简称为数据。
    • 数据结构
      是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 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

    • 逻辑结构
      是指数据对象中数据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逻辑结构分为以下四种
      • 集合结构
        集合结构中的数据元素除了同属于一个集合外,它们之间没有其他关系,各个数据元素是平等的。
      • 线性结构
        线性结构中的数据元素之间是一对一的关系。
      • 树形结构
        树形结构中的数据元素之间存在一种一对多的层次关系,像文件夹。
      • 图形结构
        图形结构的数据元素是多对多的关系,相互交错。
    • 物理结构
      很多书中也叫存储结构,是指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形式。
      如何存储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实现物理结构的重点和难点。
      • 顺序存储结构
        顺序存储结构是把数据元素存放在地址连续的存储单元里,其数据间的逻辑关系和物理关系是一致的。
      • 链式存储结构
        是把数据元素存放在任意的存储单元里,这组存储单元可以连续的,也可以不连续的。
  • 抽象数据类型

    • 数据类型
      是指一组性质相同的值的集合及定义在此集合上的一些操作的总称。
      • 原子类型
        是不可再分解的基本类型,包括整型,实型,字符型等。
      • 结构类型
        由若干个类型组合而成,是可以再分解的。列如,整型数组是由若干整型数据组成的。
      • 抽象是指抽取事务具有的普遍性的本质。
    • 抽象数据类型
      我们对已有的数据类型进行抽象,就有了抽象数据类型
      是指一个数学模型及定义在该模型上的一组操作。
      抽象数据类型的定义仅取决于它的一组逻辑特性,而与其在计算机内部如何表示和实现无关。
      例如,在不同计算机中整型有不同的实现方法,但是抽象出来的面对人的数学特性相同,
      因此,抽象的意义在于数据类型的数学抽象特性。
  • 总结

图片.png
图片.png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