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中国雕塑,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气势恢宏的秦始皇陵兵马俑。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先后有200多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参观访问,享誉中外。
秦始皇陵兵马俑为何能得到如此多的关注和赞誉,因为其“大、多、精、美”的特点征服了现代人。秦俑“大”,首先是场面大,3座兵马俑坑布置在近2万平方米的大地上,直观地再现了秦国军队兵强马壮的宏伟场面。“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如此巨大而又围绕一个主题展现的艺术群雕,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其次是形体高大,陶俑平均身高1.8米,陶马身高1.7米,身长2米,在世界上还没有发现比秦俑更为高大的陶俑。秦俑“多”,是指数量多,三个坑出土近八千件陶俑、陶马,在世界雕塑史上蔚为奇观。秦俑“精”,是指对每件陶俑大到身体结构,小到毫发,都精雕细刻、一丝不苟。秦俑“美”,是指这些不同的陶俑中间有高大魁梧、气宇不凡的将军,有威武刚毅、身经百战的武官,更有神情各异、生动传神的士兵,可谓千人千面,互不雷同,喜怒哀乐,各有其情,完全是当年秦军将士的真实写照。
我们过去总是把中国传统艺术的特点归为线条和写意,但兵马俑的发现改变了这一认识。规模宏大的大型群体雕塑,很容易千人一面。但兵马俑不仅在装束、姿势、兵器配备上不同;更突出的一点是长相、神情都各有差异。
武士俑,即普通士兵。作为军阵主体,在秦俑坑中出土数量为最,可依着装有异分为两类,即战袍武士和铠甲武士。他们作为主要的作战力量分布于整个军阵之中。铠甲武士俑分布于阵中。披甲站立,或免冠,或头戴软帽,脑后绾六股宽辫行扁髻,个个神情严肃恭谨。战袍武士俑大多分布于阵表,免冠束髻,身穿短袍,挽弓挎箭。这种不戴头盔,不着铠甲的武士,更显示出秦军的英勇善战和大无畏精神。
弩兵军阵由立射俑,与跪射俑一起组成,所持武器为弓弩。在一个方阵中,要轮番射击而不伤自己人,就需有立姿和跪姿两种射击方式。立射俑位于阵表,身着轻装战袍,束发挽髻,腰系革带,脚蹬方口翘尖履,装束轻便灵活。跪射俑,位于阵心,身穿战袍,外披铠甲,头顶左侧挽一发髻,脚登方口齐头翘尖履,左腿蹲曲,右膝着地,上体微向左侧转,双手在身体右侧一上一下作握弓状,表现出一个持弓的单兵操练动作。神情肃穆,严阵以待。
军吏俑,头戴长冠,或穿战袍,或披铠甲,手执兵器,目光炯炯,神情严峻,表现出勤于思考、刚毅勇猛的性格。
骑兵鞍马俑,一般立于马前,一手牵缰绳,一手作提弓状。骑兵俑头戴圆形小帽,身穿紧腰窄袖短袍,披短甲,足蹬短皮靴,装束便于骑射,可以想象到骑兵的动作敏捷。
陶马,兵马俑坑中的每乘战车前都驾有四匹陶马。陶马的大小和真马相似,身长约2.10米,通高1.72米。四马的造型基本相同,均剪鬃缚尾,举颈仰首,张口作嘶呜状。中间的两匹服马双耳前耸,目光前视;两侧的骖马脖颈分别向外侧微微扭转,跃跃欲行,异常神骏。
兵马俑大部分是采用陶冶烧制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做出初胎,再覆盖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画加彩,有的先烧后接,有的先接再烧。火候均匀、色泽单纯、硬度很高。每一道工序中,都有不同的分工,都有一套严格的工作系统。
兵马俑刚刚发掘时,每一个兵马俑都保留着鲜艳的颜色—黑色的头发、古铜色的皮肤、褐色的铠甲、红色的甲带等,但出土后一接触到空气,外表的色彩很快就被氧化,颜色不到一个小时就消失殆尽,化作白灰。现今展出的兵马俑,基本都是陶制的本色,如果仔细地观察兵俑的细部,还有几丝几乎让人看不见的杂色。
在古人看来,死亡是另一种复活,灵魂脱离于肉体,人们根据人世的秩序规范不灭的灵魂世界,郑重以待。伴随原始公有制的瓦解、奴隶制建立,残酷而野蛮的丧葬制度——人殉,萌芽并盛行起来。用活人为死去的氏族首领、家长、奴隶主或封建主殉葬,以此体现墓葬主的地位尊崇。殷商时期最为兴盛。“止从死”,秦国正式废止人殉制度。社会变革催生了以俑殉葬,用陶俑、木俑等来代替人殉。秦兵马俑是以俑代人殉葬的典型,也是顶峰。
兵马俑的塑造,基本上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手法细腻、明快。所有的秦俑面容中都流露出秦人独有的威严与从容,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在秦人的观念之中,对俑的真实性要求愈高,就愈加具备庄严地通往彼岸的意义。兵马俑的写实,凸显出两千年前的工匠,或可称之为艺术家所具备的不逊于任何时代的人物塑造的把控能力。尽管兵马俑的彩绘痕迹已所剩不多,但它在中国艺术史上确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忽视的一笔浓墨重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