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如何教会孩子从错误中学习——《如何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力》
教会孩子从错误中学习,是每位学习力教练的责任。
1、跟孩子预报错误,让犯错正常化
我曾和一百多个孩子一同穿越柴达木盆地,四天徒步100公里。不少孩子第一天下来脚就磨出了水泡。我在医疗帐篷里看到,同样是找医生治水泡,有的孩子大哭大闹说明天走不了了,有的孩子淡然处之仿佛经验老到。我问了后者才知道,其实他们也是第一次有这样的经历,区别在于爸爸或妈妈提前跟他们说过,长距离徒步脚会挤出水泡,只要请随队医生处理一下,疼归疼,但不影响第二天继续上路。
这就是有智慧的爸妈,预测并提前告诉孩子必然会出现的问题,或者请孩子在做事之前,预先思考并写下可能的失败和障碍,从而让孩子有“犯错是例行程序、意料之中”的认知,而不会感到尴尬与不同寻常。
2、沟通的态度比沟通的内容更重要
孩子若犯了一些严重错误或低级错误,父母可能会有情绪,从而呵斥责骂。我曾亲眼见过一位妈妈掌掴孩子,因为老师说孩子在学校欺负同学。过后我跟那位妈妈沟通,她不承认自己是在发泄怒气,她说:“要是打都不管用,那好好说就更没用了”。
这是错误的理念。生活中这样的反例比比皆是,教训惨痛。父母态度越坏,孩子越听不进去,无论父母说的是什么。只有用好的态度(态度平和但立场坚定)沟通,才有可能起到作用。
3、探讨错误,把错误当成学习的机会
大部分失败或错误,都有可以从中学习的价值,有些错误甚至是值得称赞的。
有一位妈妈说,她女儿有一次语文考试分数很低,原来是作文没写完。孩子耷拉着脑袋,担心挨批评。她找孩子要来卷子,仔细读过,发现孩子写下的半篇作文很有意思。她问孩子是怎么想到要这样写的。孩子说是受到一本小说的启发。她称赞了作文的创意,说自己也对那篇小说有兴趣,也要去读一读。女儿很开心,还主动总结:以后写日常作文可以创新尝试,考试作文还是要按时完成任务。
当然,也有些错误是没有学习价值的,比如假期即将结束才匆忙赶作业,带来一堆错误。这样的错误就没什么好探讨的。
4、储备一些从错误中学习的故事
当孩子沉浸在失败带来的沮丧中时,讲道理不如讲故事。给孩子讲讲便签贴(Post-it note)最早是怎么发明的、微波炉是怎么发明的,讲讲爱迪生(Thomas Edison)、费曼(Richard Feynman)、哈维(William Harvey)等一些伟大人物的失败故事,讲讲你自己刻骨铭心的挫折经历。
只要父母爱看书,就可以在任何一本人物传记中读到失败和遇挫的故事。这些故事都可以讲给孩子,但要注意重点不是落在“失败了不要气馁”,而是落在“他从失败中反思,学到了什么”。
【I便签】
【what】
小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犯错是难免的,通过“玉屏学厨”模型通过预先准备、平和沟通、学习成长及储备故事四个步骤帮我们提升指导孩子从错误中学习的能力。
【why】
若孩子犯错后就一味责骂,孩子对错误有恐惧心理,孩子因频繁的错误积累而形成自卑情绪,阻碍其心理健康发展。同时也会因害怕犯错而错失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How】
“玉屏学厨”模型
“玉”——预先警示,为错误做准备。通过提前告知孩子可能遇到的挑战或错误,帮助他们建立心理预期,减少突发状况下的焦虑与不安。
“屏”——平和沟通,理解错误本质。当孩子犯错时,以平和的态度与其交流,避免情绪化反应,引导孩子认识到错误是学习的一部分,而非个人价值的否定。
“学”——从错误中学习,与孩子一同探讨错误发生的原因、过程及后果,鼓励其从错误中提炼经验教训,将错误转化为宝贵的学习资源。
“厨”——储备故事:通过讲述名人的失败与重生故事,让孩子看到错误背后的成长力量,激励他们勇于面对挑战,不断追求卓越。
【Where】
此模型适用于孩子的日常成长教育,特别是在他们性格塑造、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随着孩子心智的成熟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该模型可作为辅助工具,逐渐淡出。
【A2便签】
目标: 在未来一周内,通过“玉屏学厨”模型,辅导孩子奥数学习。
行动计划:
第一步:预防与准备
在上课前,与孩子进行一次沟通,明确告知学习可能存在的难度,强调遇到难题是正常现象,重要的是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
第二步:平和应对
行动内容:当孩子学习结果不如意时,保持平和心态,不要责备或过度反应。
第三步:分析总结
晚上与孩子共同分析作业情况,是粗心还是没学懂,将错题抄录在错题本上。
第四步:储备知识
从网络收集名人面对失败、克服困难的故事,特别是他们如何从错误中学习,最终取得成功的经历。同时,鼓励孩子阅读相关书籍或观看纪录片,拓宽视野,增强心理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