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子善老师
曲成苑私塾副校长;四川现代艺术学校思维导图应用中心副主任;明伦书院国学讲师;中美教育研究协会会员。
名开新,字子善,以字行。志学之年志于教,至今未渝。待及成人,求学四川大学,问道明伦书院,支教僻壤山林。喜经典,尤好《周易》;乐读书,亦求甚解;爱武术,唯钟太极。同师友切磋琢磨,与弟子讲学论道,于闲暇读书演武,发愤不至忘食,喜乐未及忘忧,道之所在,志之所在也。
暑假的时候举办了两期夏令营,和大家在一起的那几天很珍贵,现在也快到期末考试了,想和大家交流一下。另外大家有任何关于学习的疑惑、想了解的问题,都可以借这个机会,我们聊一聊,我希望你们能有一个好的状态去考试。
在此刻,我们彼此就是最重要的人,所以我们撇开任何的成见、包袱,来之前的担忧顾虑等等,好好聊一下,让这样的一次相遇变得有意义、变得有意思。
Q:子善老师,快期末考了,能不能在短时间内让我的成绩再上一个台阶?
我们考试的决定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我们考试时候的状态,另一个是知识层面,如果还有,就是考试的技巧。
01
调整考试时的状态
首先说考试的状态。假如同样一个水平,有的同学考得好,有的同学考得差,那你从现在开始就要准备做一个心态上的调整。我先做一个铺垫,你考的再差,他们(你父母)能不能接受?能接受,那你已经有一个很大的支撑了,孩子只要你努力了,哪怕考零分我也没意见。第二个,自己对考试也要有一个认知,它只是一个检测,不能决定你以后的人生。你能不能接受自己考差?你想下你过去考的最差的一次是什么?什么感受?
物理考的差,感觉很尴尬,他们(父母)也知道,都发在群里面了,考不好压力也变大了,继续努力。这次考试也关系到直升,对我特别重要,再加上我英语学的不是特别好,所以压力比较大。
那你觉得你这次会考的比以往更差吗?
应该不会的。
你现在有信心吗?你设想下,这次期末考试考的全和之前的物理一样差,是最最糟糕的情况吗?你会怎样?
可能之后的直升会受影响,我们的直升是按照考试排名,考入年级前八十可以加分,这次考试有两分,考不好的话就拿不到。假如不能直升,就要中考,考不了重高,就要从高新区走出去,上普高。上普高之后没想过,不敢想。
是不是从此你的人生就陷入了灰暗,从此再无翻身的可能?
不一定。
所以,你想一想你考砸了会怎样?
我们对考试的过分看重,让我们偏离了平常心。我给你讲几个我身边的朋友,其中一个是我的同事,也是我最欣赏的老师,在我有限的接触范围之类,我很难找到一个比他优秀的朋友,他潜心求学,自己也博览群书,他现在在曲成苑担任咨询中心主任;他哥哥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书院,方等书院,做的也非常好;他弟弟喜欢画画,自小有一个积淀,后来在外求学,之后又去了清华美院,最后清华美院的老师把他留下来教书,在清华大学做讲座的时候,有一些教授对他也是赞不绝口。他之前来成都的时候,也和我们的老师有过交流,真的是非常优秀。
他们的优秀不在于他们考试好,或者是去上了一所名校、有一些光环、身上贴了标签,而是他们三兄弟是真正的好学、乐学,然后去求学。这种求学它超越了文凭,立足于学问、能力本身。他们在求学过程中不断去积淀、积累自己的本事,他们到了任何一种环境都能得到欣赏,而且他们的这种能力和状态,在不断地提升。
我们总是把考试当做是过分重要的一件事,它有点变形了,让我们迷失掉本来应该有的东西,我们本身对这个世界的那样一种求知欲,这样一种探索的状态,这个东西是最重要的。如果因为考试把这个东西给丢掉了,要找回来很难。
当我们有这种状态的时候,只要你想学,你可以找到任何一所学校、任何一个地方最优秀的老师。因为我也是当老师的,老师的心态是什么呢?假如有好学的学生,他是不会因为你没有在我的班上,你没有考进我的大学,我不教你。当老师遇到一个真正懂这个学问的人,或说想学的人,也很珍惜。所以我们一定要打破这种考试的恐惧和限制,它就是一次考试而已,你去考就好了。
这是第一个层面的,我们面对考试时候的这种状态,不要把它当成我们人生唯一的法码,好像失去它,我们生命就失衡了。
02
探寻知识背后相互间的联系
第二层面在知识上。在这个层面上,如何在比较短的时间之内,能够再有一个提升。其实考试考的是综合能力,在单个学知识的时候,我们可能都能学得明白,但是考试的时候不明白。我们对知识之间的关系,之间的组合,不清楚,不知道它们相互之间有什么关联、有多少种组合、相互间可以怎样综合地去考察。
为什么我暑假要带你们学思维导图呢?它其实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找出知识间的关联脉络,你们现在还没有熟练应用,还没有形成一种习惯。在临考这段时间,你们可以尝试用思维导图去梳理知识结构,思考相互之间的脉络,把每一个具体的点、它们相互之间的关联搞清楚,然后再结合一些典型的例题,经常犯错、或搞不定的题,来进行知识之间关联思路的梳理。
这样你可以做到什么呢?第一,你对知识的了解更完整,更准确了。第二,你对知识的应用和它们相互间的关联了解的更清晰了;另外看的时候一定要有整体的思路和自己的见解。
03
了解考试背后的逻辑和套路
第三个方面关于考试技巧,或答题技巧。我们做每一件事情都呈现出我们的一种思维方式,答题看似很简单,不就是读题就做吗?可是同样是读题和做,结果也差别的太大了。有的人,他性格比较倔,遇到考试题,一定要从头到尾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把它填完,他才能往后做;遇到难题了,非要在那里较劲。
真正在测验的时候一定要有策略,其一一定是从简单开始做,遇到你搞不定的题,不要耽搁时间;其二,读题的时候,一定要学会抓关键词,边读题就可以用铅笔把关键词划出来。做题有套路,各科有各科的套路,你们要学会去总结背后的规律,不要考了很多年之后我们还是糊涂的,这样太亏了,太浪费时间了。
我记得当年我高中的数学老师,给我们阐述了一个口诀:由未知,想需知;由已知,得可知。我们读题的时候就是由问题的答案去思考,要得出那个答案,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条件;由已知的条件,我还可以推导出哪些条件,然后再去思考这两者之间的通道。这是一个直接的思维方式,我们不要拿到题之后就直接挨着去读,就像看小说一样,我们要去把握住解题的思路。
这个可以怎么训练呢?在我们过往的测验和练习题当中,去进行思考:根据这个答案,我是怎么推导出的?根据最后提问的问题,需要什么条件?由已知的条件怎么去找这个通道?经常做思维的这样一个练习,你找到这个通道的速度就会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