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我眼中的肿瘤

       近几年,经常听到肿瘤(癌症)的声音,不管是有钱人,还是穷人,从亲戚朋友到家人,感觉越来越近,但我接触到的,基本都与情绪有关,而且是强相关。

       传统中医,疾病传导是有规律的,俗话说:“男怕伤肝,女怕伤肾”,其实,在男女平等的年代,肝胆,总是疾病的第一入口。

       小孩时,考大学的压力,性教育的缺乏,独生子女生活环境的影响,产生很多人际交往的瓶颈;青年时婚姻的世俗化,钱、房、车,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中年时,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压力 ,如果还是自己带孩子,老人帮不上忙,就会更显得苦逼;老年时,父母相继离世,由于中青年不懂得养生,很多基础病缠身,想潇洒,总有“身体被掏空”的感觉,以前规划的美好退休生活,加上子女成家生子,帮助照看下一代,又提到日程上;最后,当你真正闲下来的时候,可能就是重大疾病来的时候,家庭的价值不见了,带来的是,如果把一辈子积攒的财富,用于最后的一年甚至一个月内医院的治疗和急救上,想想都可悲。

       以上,只是最正常的设想,很多肿瘤患者,是在45-65岁的阶段。随着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带来的是肿瘤肆虐,究其原因,我认为是精神生活的贫乏。

       肿瘤,传统中医没有这个名词,中医讲的最多是“阳化气阴成形”,肿瘤,肯定是有形的物质,中医认为所有肿瘤,都经过由气到形的演化阶段,前期的生气、郁闷、不和谐,都是在气的层面,时间长了,身体无法承受时,会自动采用“身体垃圾桶”的模式,将废弃物装在里面,而这个肿瘤恰恰是这个垃圾桶。

       就像我们打扫房间,你只是把垃圾桶扔掉,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关键是治理垃圾,就是找到垃圾的来源,从源头下手。这就是中医看待肿瘤的思路。

       思路逻辑清楚后,但很多家属,得知家人肿瘤后,采用中医疗法,效果并不明显,反而错过了最佳治疗窗口,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再从头捋捋,西医肯定是第一时间检查出肿瘤的,不管是体检还是正常看病;再有,大部分家属,当得知肿瘤后,把全部精力放在切除或减小肿瘤的上面,很少有人问下,为什么得肿瘤?

       人,总是有阳光的一面,还有阴暗的一面,得肿瘤的患者,总认为是老天或者命运使然,缺乏自我反省,如果,你每天郁郁不欢,天天跟老公(老婆)、孩子较劲,看什么都不顺眼时,这种坏情绪,难道不是得肿瘤的最重要的原因吗?一切讲因果,佛教有句名言:“众生畏果,菩萨畏因”,这正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有人说,“我家里外面没好事,如何心情好?”其实,古人相信命理,大运流年是在变化的,今年你的不顺,随着立春节气后,就会出现转机。很多人,都想求财转运,其实,最大的福报就是在自己的认识上,我在事业生活低谷时,重点做两件事情,孝敬父母和学习充电;我认为人在低谷,正说明在蓄势阶段,马上就要腾飞,不准备充分,如何应对好运的到来?孝敬父母是积攒我们的福报,学习充电是蓄势,等待腾飞的时刻到来。

       我去年报北师大易学高研班,上课时老师就说,学习周易的人,不会自杀,都是想得开的人。

       有时候,看看残疾人,还有那些贫穷山区的人们,我们真是像“富二代”,我们的财富,尤其是精神财富,才决定我们一生是否幸福的原因。

       俗话说“永远叫不醒装睡的人”,当认知陷入到一种麻木状态时,很难听进别人的好话。在肿瘤肆虐的今天,我们大家真应该好好反省自己,我们要如何生活?否则,人生就是一场豪赌,可大部分人都是失败者,因为赌场的荷官,才是心态最好的。

       最近,我在跟朋友学习炒股,投入几千时,心情还很平稳,很多纪律还能记住,当投入上万时,那心态完全不由自主,有时接近崩溃的边缘,好在能以闲钱来做,有一种学习和玩的心态,这就是为什么产生基金经理这个职业。为什么古人自己亲人疾病,让可靠的外请医生治疗,因为你深陷其中,很难做出明智或正确的选择。但作为中医粉,针对重大疾病(如:肿瘤),我们的初衷是治未病,就是防患于未然;当家人或朋友刚检查出来肿瘤时,先把得病的根源(因)切断,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再确定进一步治疗方案。

       写这个文章,发心利益更多的有缘人,同时,让自己的中医治疗思路更加清晰,这就是利人利己。

       有人可能会问,“如果你得肿瘤会怎么办?”,这要看,在什么时候,如果八十岁以后检查出来,我至少不会开刀做手术治疗,采用保守治疗,中医或外治疗法,减轻病痛的折磨最主要;如果在55-79岁之间,在身体还能自理的情况下,我会先用西医(三甲医院)检查确诊后,了解到最佳治疗窗口的时间;同时,放下手里的所有工作,到寺庙或三亚度假,每天按照自身的养生要求,站桩、素食、小针、艾灸、健步等,静养3-6个月,再回到城里的三甲医院做第二次检查,对比后,再做下一步安排,如果肿瘤没有变化或趋向好的方向,说明静养是有效的,那就长期在寺院或三亚修养,一年或三年,再来检查;如果恶化了,说明静养意义不大,再结合医生的建议,选择西医或中医治疗,每隔三个月检查一次,调整治疗方向。

       人劝导别人都很容易,当事情降临自己头上时,可能就会慌乱,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有问题,才是修行的内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