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
我们会记得的不是敌人的话语,
而是朋友的沉默。
01
疯狂动物城是一座独一无二的现代动物都市。每种动物在这里都有自己的居所,比如富丽堂皇的撒哈拉广场,或者常年严寒的冰川镇。它就像一座大熔炉,动物们在这里和平共处——无论是大象还是小老鼠,只要你努力,都能在此闯出一番名堂。不过乐观的警官兔朱迪却发现,作为史上第一任兔子警官,要和一群强硬的大块头动物警察合作可不是件容易事。为了证明自己,她决心侦破一桩神秘案件;追寻真相的路上她被迫与口若悬河、谎技高超的狐尼克联手,却发现这桩案件背后隐藏着一个意欲颠覆动物城的巨大阴谋。
《疯狂动物城》原名Zootopia,取材于1516年托马斯摩尔撰写的《Utopia》,即“乌托邦”。
乌托邦代表着空想的美好社会,这是一个象征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各尽其才且富足强大的社会蓝图。从诞生之初,乌托邦便带着鲜明的理想主义色彩和虚无化的标签,目的在于借之反讽现实的罪恶。
这也奠定了这部电影的内核将不会是迪斯尼传统立意的和平与美好,而是夹杂着荒谬与嘲讽的“反乌托邦”。
02
狭义上来看,动物城就是动物化的美国社会,广义上来讲,动物城处处映照着人类社会的种种。种族歧视、贫富分化、社会偏见、排外意识、职场阴谋,你都能从朱迪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Anyone can be anything”其实只是披着平等外衣、吸收外来人才的工具。
你就会渐渐发现一个残酷的事实,在社会中成长,失去和拥有都由不得你。
朱迪以第一名的成绩从警校毕业却因为“兔子”的形象限制和对女性的隐性歧视只能做交通管理员;
尼克聪明机智且有着打破偏见的勇气,却因为“肉食动物”的标签被打压和排斥;
羊副市长总是给狮子市长“擦屁股”却永远得不到尊重;
甚至对于Mr.Big来说,难道他不希望在阳光下拥有正当体面的社会地位吗?尽管他的族群与在“鼠曼兄弟银行”的仓鼠十分相似,但终究不是仓鼠(参考《教父》中的唐·柯里昂)。
看不见的压迫,往往比“锁喉”更令人窒息,犹如温水煮青蛙,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唆使你、驯化你,让你最终变得服从,甚至开始加害于那些和曾经的你一样真诚又富有正义感的生命。
敌人的话语纵然可怖,朋友的沉默更令人胆寒。
say
抗争是时刻存在的,但大多数抗争既混乱又渺小,不值一提甚至遭人厌弃。受压迫的群体总希冀于压迫的另一个群体,不断地分裂,恰如《百年孤独》代代相传的姓氏和个性,逃不过命运的轮回。
这个社会表面上充满和平,内在却充斥着各种无法控制的弊病,精神依赖甚至可能要受控于物质。高科技修饰着人类固有的优点,也在变相强化歧视和偏见。它们表面上满足了社会上的精神需要,实际在不停地掩饰精神世界的空虚和躁动。
03
尽管我们不可避免地由“独立人”走向“社会人”,但好在,还有许许多多如同尼克一样隐藏着赤子之心的“狐狸”和如朱迪一般坚持正义善良热情的的“兔子”在我们身边。
他们隐匿心中“正确却不当”的原则,鲜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但愿意顺势而发,传递良知的火种,这也许就是潘多拉魔盒里被雅典娜女神暗藏的“希望”。
say
历史的发展也许并不是那么有迹可循,
无数的偶然会触发必然,
无数的微小转变终究会逆转无理的“道理”。
随波逐流冲垮的不仅仅是你的意志,也是许许多多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的求助和呐喊。
毕竟,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