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欣赏:大林寺桃花

 

      大 林 寺 桃 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译文

四月正是平地上百花凋零殆尽的时候,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放。

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惋惜,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赏析

该诗只有短短的四句,却写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

诗的开头“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是写诗人登山时正属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一片始盛的桃花"这一意思不到的春景。

从“长恨春归无觅处”第三句,可以得知,诗人在登临之前,就曾为春光的匆匆不驻而怨恨,而恼怒,而失望。因此,当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映入眼帘时,使人感到多么的惊异和欣喜。

诗中第一句的“芳菲尽”,与第二句的“始盛开” ,是在对比中遥相呼应的。它们字面上是纪事写景,实际上也是在写感情和思绪上的跳跃 :由一种愁绪满怀的叹逝之情,突变到惊异、欣喜的心花怒放。

在首句开头,诗人着意用了“人间” 二字,这意味着这一奇遇、这一胜景,给诗人带来一种特殊的感受,即仿佛从人间的现实世界,突然步入到一个什么仙境,置身于非人间的另一世界。

正是在这一感受的触发下,诗人想象的翅膀飞腾起来了。诗的后两句:“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诗人想到,自己曾因为惜春、恋春,以至怨恨春去的无情,但谁知却是错怪了春,原来春并未归去,只不过偷偷地躲到这块地方来罢了。

这最后的两句,可以说是充满了哲理,当我们在现实的生活中无法实现自己心中的抱负时,那么不妨去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可能对于我们会起到一定的帮助。

白居易的这首诗,告诉我们,有的时候表面上看,一切都好似“疑无路",但是我们只要稍稍变通,可能前面便是“柳暗花明"。

这首诗中,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把自然界的春光描写如此的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可谓立意新颖,构思灵巧,而戏语雅趣,惹人喜爱,可谓唐人绝句小诗中的又一珍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和一个坏休息 我知道你喜欢听好消息 老板交代那个二逼司机 买了半皮卡车的方便面 还买了半车子的矿...
    先80阅读 1,950评论 0 0
  • 小敏是我朋友的孩子,内向却爱思考。因为原生家庭的分裂,小敏跟着爸爸和后妈生活。我看着这个孩子长大,看着她渐渐迷茫的...
    想飞的苗阅读 2,929评论 0 0
  • 拼图 好不容易拼上的被她一脚踩烂了,好在自己还有耐心慢慢拼吧。 聊天 据说今天中午又没睡觉,又和小朋友聊天儿来着。...
    Joyce_kexin阅读 1,436评论 0 1
  • 你从来没有权利去批判任何人,在你并没有搞清状况的时候
    筠藤阅读 916评论 0 0
  • 除夕晚上,放完十二点的鞭炮,又添一岁。忙好手头一点事情,躺在床上,细数岁月,了无睡意。 二八方华,初离家...
    毛桐阅读 3,375评论 11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