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博星教育108将讲师朱老师课堂,这里是朱老师第2399天早安问候。
今天是2024年4月21日,2024年第 202天,我们已跨入全新的一年。
今天的话题是:一个人真正的成长,始于终结和父母的“共生绞杀”关系。
我们都知道,当两棵树过于靠近,它们的根就会相互纠缠,互相阻碍对方的生长。
所以说,当两个人站在一起时,最好的姿态不是互相依赖,也不是互相束缚,而是并肩站立,各自独立。
但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与子女都被困在“共生关系”里, 在里面互相纠缠、内耗,但谁也不愿意离开。
这种“共生关系”是如何形成的呢?
成长是一个不断经历丧失和哀悼的过程,这是因为成长,本质上意味着变化。
而变化往往意味着必须放弃一些东西:一段关系、一个习惯、一个信念或者是一个环境。
每一次的放弃,都需要一定程度上的哀悼。我们哀悼的是过去的自我,是那些我们曾经拥有,但不得不放弃的部分。
一个孩子的成长,就是从与母亲的共生融合到分离的过程。
共生关系形成在孩子的早期阶段,这个过程是自然的,也是必要的。
小婴儿出生时完全依母亲来满足他们的所有需求,让自己活下来。这个时候的小婴儿,还没有完整的自我意识,认为自己和母亲是一体的,这种高度的亲密关系,就是一种“共生融合”, 但是这个时候的共生关系是健康的、必要的。
在这个阶段的小婴儿,通过与母亲的互动以及母亲的反应,来认识自己。
如果母亲给予婴儿比较多的微笑、拥抱以及温暖,孩子就会慢慢形成一种自我价值感和安全感,认为自己是可爱的, 这个世界是安全的。
随着婴儿的成长,他们开始自己去探索这个世界,孩子开始进入下一个生命阶段:分离—个体化过程。
孩子需要离开母亲,并把在上一个生命阶段中“好母亲”的镜像内化,变成自我的一部分。
孩子只有从心理上离开妈妈,才能长成为一个拥有独立人格的人。
但是,很多父母在很小的时候,无法完成这种分离—个体化的过程,所以, 即使长大后,为人父母,在心理上也依然是个“巨婴”,精神无法“断奶” , 在共生关系里,与孩子纠缠、对抗,并进行“绞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表现:
1.没有边界感。
过度干涉孩子,忽视孩子的真实需求和感受,强行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尤其是在一些重大决定和选择方面, 孩子必须得听父母的;在情感方面过分依赖孩子, 认为自己的焦虑和恐惧都是孩子造成的, 让孩子作为承接自己负面情绪的容器;
2.没有安全感。
始终活在自己的幻想中, 不敢面对现实的生活, 因为现实是比较残忍的,让自己感受到了威胁。他们习惯以自我为中心, 要求身边的人不断地关注他,爱他,认可他,这样才能确认自我价值感,内心是一个无底的黑洞,需要不断地从身边亲近的人身上吸取能量。
3.要求对方和自己完全一样。
在潜意识里, 要求孩子与自己想得完全一样,不能有违背父母的意思, 要不然就是孩子“不懂事”、“不孝顺”,对孩子妄加批评和指责,甚至有的极端的父母还会以死相逼,这是因为他们的“自我感”和“共生感”受到威胁。
4.认为世界是“非黑即白”的。
简单地将事和人归类于“好”与“坏”,没有完成整合“好客体”和“坏客体”的心里任务,而进入一种“对象恒常性”的状态。很容易将身边的人理想化,一旦失望,就会过分丑化对方。
5.“坏客体”的投射。
在非黑即白这种极端思维下,很容意把自己人格中无法接受或者压抑的阴影,投射到对方身上, 结果就是常在对方身上看到自己的无法忍受的缺点。
6.认为自己是受害者。
总是认为自己的不开心和不幸福,都是别人造成的。认为自己永远都没有错, 错的是别人。所以,自己总是在批判、指责和抱怨。
这种“畸形”的关系,最大的特点就是边界的模糊不清,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深层的心理入侵。
母亲入侵孩子,孩子成年后无意识的将这种关系模式复制到与其他人的关系中,要么入侵别人,要么被人入侵。
母亲绞杀着孩子的独立人格,孩子把母亲的需要当成自己的需要,或者把自己的需要当成母亲的需要,再或者把母亲的情绪当成自己的情绪,或者反过来把自己的情绪当成母亲的情绪。不知道自己是一个有形状的、独立的人,长大后也不知道自己是可以和母亲分离的,也不会分离。
在这种“情感捆绑”的关系模式下,孩子内心对自由和个性的渴望与母亲所谓的爱的束缚之间,存在一种剧烈的内在冲突,孩子在追求个人独立性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感受到对母亲的依恋和负罪感。
在共生关系里,母亲与孩子看起来在相爱相杀,却又谁也离不开谁。在平常的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表现是我们身边类似的母亲,即使孩子已经成家, 也不愿意和孩子分开住,帮着成年的孩子安排一切,始终把孩子放在一个无能的婴儿的位置,孩子没有办法去经历一些挫折,他内在独立的功能就没有办法被激发出来,所以他只有接受母亲的侵入。
这种过分地保护和控制,其实是母亲为了满足自身对安全感、掌控感以及自我价值感的需求。
为了满足自己的这些需求, 母亲会采取很多的操控手段, 比如指责,道德绑架,威胁,而孩子却很容易顺从。
还有一种非常典型的现象,在亲密关系里,如果女孩和母亲之间存在“共生关系”,往往有两种结果:
1.要么是女孩随意选择一个伴侣结婚,只是为了摆脱和母亲的共生,然后在这段婚姻里继续去创造一段共生关系—-和丈夫或者和孩子。对丈夫则是要随时掌握丈夫的行踪,需要丈夫随时表达爱意,不允许丈夫和任何女性接触;对孩子则是事事包办、操心, 不舍得对孩子放手,过度干涉孩子的学习等等。
2.要么是结婚后,母亲也要求住一起,过于依赖母亲,很难以一个独立的人和丈夫建立亲密关系,母亲过多地插手家里的大事小事,还常常看不上家里的女婿,容易导致小夫妻的关系紧张。当然共生关系也不仅仅在女孩身上,在男孩身上也很常见, 就像常说的“妈宝男”、“奶嘴男”、“巨婴”。母亲入侵儿子的家庭,比如儿子赚了钱得交给母亲,嫉妒儿子儿媳的关系等等。这个时候,丈夫会在潜意识里和妻子保持距离,因为爱妻子意味着对母亲的背叛。
即使彼此在这种关系里很痛苦, 却没有人愿意主动离开,因为这种对抗、“绞杀”、顺从、痛苦的感觉是多么熟悉啊。在熟悉的事情上,容易有安全感。
所以说,事情,之所以重复做,是因为可以“获益”。尽管这种畸形的“共生关系”让人窒息,在孩子的潜意识里始终认为,只要自己顺从、讨好母亲,就可以满足母亲的期待,让母亲开心,和母亲维持和谐的关系,还可以换得母亲的认可,关爱和喜欢, 母亲开心了,家庭就会看起来和谐。
这个时候孩子感觉自己像个拯救者,拯救者母亲,拯救者整个家庭, 孩子在这种拯救情结证明着自己的价值感,体会到一种被需要的感觉。这样的孩子即使长大后,在关系里也非常害怕冲突,遇事隐忍退让,忍气吞声,害怕一旦和别人发生冲突会破坏关系,会伤害对方,会招来报复。
这背后有一种深深的恐惧:害怕被抛弃,害怕失去爱。所以说, 压抑自我, 顺从别人其实是孩子渴望被关爱、被接纳。其实这份压抑和顺从的背后,是孩子本身自我价值感的不确定,对爱的疑惑,在对立和依赖之间的挣扎。
可能TA们无数次在心里问自己:我配吗?我配得到爱吗?我配幸福吗?我配优秀吗?
所以孩子越来越包裹自己, 让自己躲在一个壳子里,不敢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害怕自己的声音会划破这种看似和谐的关系。
爱并不是让我们缠绕在一起,它是让我们互相成就,飞得更高;爱并不是彼此凝视,而是一起望向同一个方向。
成长意味着选择自己的道路,而不是重复别人的生活。
每个人都应该成为自己生命的英雄,而不是永远处于他人故事的阴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