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金瓶梅整个的感受和三国水浒完全不一样,三国水浒的故事情节都是非常的紧凑,注意力集中,一回就讲一俩个故事,金瓶梅的题材来源于家庭琐碎的生活,每一章节都由很多的精彩片段所构成,故事的主线当然也有,但是会穿插大量的旁枝末节,整个的叙述结构呈现为散发式的网状结构,旁枝末节犹如海边的一粒粒的珍珠贝壳,值得我们去发掘去探索品尝
一句话,主菜大快朵颐,配菜也值得慢慢咀嚼
咱们现在开始正式聊聊第23回,赌棋枰瓶儿输钞 ,觑藏春潘氏潜踪
开门见山,请看原文第一段
话说一日腊尽春回,新正佳节,西门庆贺节不在家,吴月娘往吴大妗子家去了。午间孟玉楼、潘金莲都在李瓶儿房里下棋。玉楼道:“咱们今日赌什么好?”金莲道:“咱们赌五钱银子东道,三钱银子买金华酒儿,那二钱买个猪头来,教来旺媳妇子烧猪头咱们吃。说他会烧的好猪头,只用一根柴禾儿,烧的稀烂。”玉楼道:“大姐姐不在家,却怎的计较?”存下一分儿,送在他屋里,也是一般。”说毕,三人下棋。下了三盘,李瓶儿输了五钱。金莲使绣春儿叫将来兴儿来,把银子递与他,教他买一坛金华酒,一个猪首,连四只蹄子,吩咐:“送到后边厨房里,教来旺儿媳妇蕙莲快烧了,拿到你三娘屋里等着,我们就去。”玉楼道:“六姐,教他烧了拿盒子拿到这里来吃罢。在后边,李娇儿、孙雪娥两个看着,是请他不请他?”金莲遂依玉楼之言。
又是一年的新春佳节,西门庆出去拜年了,吴大娘也回娘家看哥哥嫂子去了,中午时分,孟玉楼,潘金莲,李瓶儿,三个人坐在一起下围棋,有读者可能就会问了?潘金莲不是李瓶儿的死对头吗?怎么还会带着她一起下棋玩呢?
这点我需要解释一下,李瓶儿刚进门,也还没有生孩子,西门庆的天平比较均衡,还没有完全的偏向李瓶儿,潘金莲的安全感仍然有基本的保障,她们俩虽然有竞争,还不至于发展为不可调和的矛盾,日子还要过,平淡的生活是主基调,也不是时时刻刻都处于这种刀光剑影你死我活的狩猎场中,几个年轻的姊妹们,在一起下下棋,聊聊人生,也是再正常不过
另外,上回咱们引进了小说中的一个重要的人物配角宋惠莲,并着重描写了西门庆勾引宋惠莲,最后俩人在山子洞打野战,被潘金莲捉了个正着,潘金莲除了骂了几声西门庆,也没把宋蕙莲怎么着
宋惠莲千方百计讨好潘金莲,又是献殷勤,又是替她做针织鞋脚,潘金莲也就对此事睁一眼闭一只眼,有时也主动撮合他们两个干起来,只图西门庆喜欢
我们都知道这几回的故事主线是潘金莲与宋蕙莲的生死斗,宋是潘金莲最主要的斗争对象,当然攻击性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一点点被激怒的,才会导致致命的绝地反击。这是后话,咱们先不剧透。只要明白,此刻,潘金莲对宋惠莲还是不错的
任何的游戏,只要加上一点点赌注的砝码,立马就会变得紧张刺激,生动活泼,潘金莲提议,谁输棋,谁出钱做东道。
文中有一个明确的商业价格信息,3钱银子可以买金华酒,2钱银子可以买猪头肉,四只猪蹄,三个女人,大块吃肉,大口喝酒,奔放的让俺五体投地。丝毫没有现在女孩子们吃肉肉的罪恶感。
食物体现了阶级,猪头肉正是土豪的象征,和曹雪芹笔下贵族们吃的茄鲞阳春白雪,金瓶梅食物的下里巴人不言自明。雅俗共赏,正如郭德纲的午夜相声和春晚的相声。
玉楼问潘金莲,猪头肉烧好了,大姐姐咋办?
大姐姐吴月娘作为妻子,女人的一把手,领导不在家,该不该留饭给领导?这是一个问题。
潘金莲挺会做人哈,她说,这事简单,给领导留一份不就得了。
潘金莲本来打算等来旺的老婆宋惠莲把猪头肉烧好之后,拿到三娘孟玉楼的房间里面来吃,孟玉楼的反应不同意,建议拿到潘金莲的屋里来吃更好,如果被孙雪娥和李娇儿看到,咱们请还是不请她们吃饭?
以孟玉楼的情商,不至于不请她们吃饭。她不但主动躲着她们,还坚决不同意她们入伙。从这里可见孟玉楼对李娇儿和孙雪娥的不感冒,心有芥蒂。
之前讲过,吴月娘雪夜烧香后,与西门庆结束几个月的冷战,重新和好,孟玉楼提出大家集资给他们夫妻和好办一桌酒席庆祝,潘金莲和李瓶儿爽爽快快出份子钱,而到李娇儿和孙雪娥那,碰上了死钉子,吃了一肚子的气,梁子也就结下了
所以这次有好吃的食物,她俩成功的滚一边去。几个小姐妹们,廖廖几笔,心理画面浮现出来,足见作者对世道人心的洞察,对细节的魔鬼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