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序(一)
趁此长假,完成第一篇虚构的故事。
打算做这件事有大半年了,却很难付出行动,总是再等等看。拖延一件事总能找到很好的理由:现在不够条件,知识储备不够,文字还在通与不通之间,没有虚构故事的技巧,时间不够,总想再看多一点书,再多练练文字随笔,然后再开始比较好。照此下去,明年这个时候也开始不了。
有些事,必须硬着头皮去开始,才能继续下去。
很多人说过类似的话:‘第一篇东西,基本都是一文不值的垃圾’(海明威说的是狗屎)。所以,不管这篇垃圾能否完成,不管里面有多少俗套的内容段子,不管里面有多少抄袭挪用的段落,甚至也不管它能否成为狗屎,反正,开始了。
计划九天完成,每天写一小节连载,八小节,过一下连载的瘾。希望能坚持九天吧。
为什么写个古代武打的?——武打小说看得最早、最多,从最熟悉的地方最容易开始吧。
先说几句题外话,前不久江苏昆山发生的于海明反杀案,于海明被判正当防卫,大快人心。
我记得更前一点,有一个人拿刀砍到别人家里,反被砍死,判防卫过当,最后这家父子还判了10年和8年。杀到家里来了,还不能反抗,是何道理?
防卫是否过当,这里面有一点悖论的意味:只能在生命受到伤害才能反抗。只有先挨一刀,才能反抗一刀。反抗二刀,就是防卫过当。按这个推理,必须先被砍死,然后才能砍死别人。不要以为这是一个笑话,这样的例子不少。有一对夫妻被8个人持刀围殴,妻子重伤昏迷,丈夫厉害,杀死一个,重伤2个,后来还是判防卫过当,判了刑。
于海明真英雄,常人看到纹身哥拿两把砍刀冲过来,早吓得逃跑了,于海明没跑,这份胆量和镇定,已非一般人。初步估计是退伍军人或练家子之类的人,最后能反杀成功,更加证明这一点。一般老百姓,不可能有这个反杀的实力和运气,还是逃跑吧。
这一事件被判为正当防卫,有人认为是法律的进步,以前这种案子基本不可能判正当防卫。
其实这一事件最应该感谢的还有:
1 视频。 视频还原了全部真相和细节。还原了于海明一个清白之身。没有视频,有理都说不清啊。
2 正碰上习总的打黑,刘海龙无疑有黑道背景,撞这枪口,还这么嚣张,不死都难。
3 网络群众。网络多正义之士。
于海明成了为民除害的英雄。这种不畏强暴,奋起反抗的精神,和我的这篇武松的故事是一致的。
打虎英雄武松的故事老幼皆知,水浒中写得非常精彩的人物。武松爱憎分明,嫉恶如仇,好打抱不平,且武义高强,铁拳无敌,有战神之称,无一败绩,在梁山上实战能力排名前五。历来为人民喜爱。
武松虽性格孤冷,有杀人过多之嫌,但绝大部分死在武松刀下的人,都是该死的恶人。这样一位英雄在征方腊之战后,悄然隐居在杭州六和塔,终此一生。
武松在正式入佛门之前,还发生了几件事,这正是本故事的虚构内容:
一 武松救美
二 方涛寻仇
三 立地成佛
欲知详情,请关注更新。
杂序二:如果把林冲换作武松。
林冲武功比武松也许稍强一点,但林冲的性格软弱,逆来顺受,胆小怕事。因为这种性格,林冲的结局比较悲惨。老婆遭人侮辱自杀而死,自身遭奸人陷害充军。被置于死地,才奋起反抗一下。水浒里英雄好汉很多,都是敢作敢为的男儿,几个女将也是男儿般豪爽性格,独林冲优柔寡断,像女人。
杀敌破军,林冲是一员虎将,难有敌手。但为人处世,却瞻前顾后,难破心中拘束之贼。也许林冲幼年读过一些书,受儒家仁义思想影响很深,一生谨遵圣人教诲,但在那个黑暗的时代,最终害了自己,害了家人。
梁山抓到高俅,仇人被缚眼前,林冲却碍于宋江情面,不能手刃仇人,为妻子报仇,这需要多大的忍耐力。林冲已到了家破人亡的田地,活着的目的就是复仇,宋江此举无疑是断送了林冲的活路。与杀兄弟无异。
假如林冲雄起一次,冲上去,一刀了断了高俅,大不了和宋江反目,又能怎样?最坏的结果也是被宋江杀了,这也好过苟延残喘而活。
林冲最终郁闷成疾,落寂而终,大丈夫不能战死沙场,不能血染仇人,空负一身好武艺,憾事啊。
水浒读到这里,总为林冲不平,如此结局让人心塞。所以今天要改写一番,林冲换作武松试试,仇人还是高俅,按照武松不畏生死、有仇必报的性子,高俅结局又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