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给我带来一种缥缈却又惆怅的情感,虽然处境有些可悲,但却是作者对伊人的急切追求和可望不可及最好的诠释。这首诗歌中使我感到无奈,并富有强烈的失重感,有一种近在眼前但无可触及的渺茫,作者对伊人的情感是梦想,是一股力量,也是生命渴望迈出自我。
芦苇正值茂盛时期,露水已然结霜。心中的那个人不知去向,实则隔岸相望,不管顺水还是逆流而上,都无法追寻到所思慕之人。
文中“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使我感到诗人激情澎湃追寻所思之物,不惧险阻,逆流而上,而开始顺风顺水召唤之时,伊人正在顶峰之上,可望却不可及。表达出了诗人对美好之物的渴望与追求,可事与愿违,往往美好之物都遥不可及,而这即为企慕之境。文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体现了诗人的无奈与惆怅之情,霜代表失望与凋零,即为失望之情。
联系自我,我心中的“伊人”是达到德学兼备,品学兼优。而以我现在的状况,是从起点出发,并非一步登天。我的目标是上课认真听讲,下课“温故而知新”,只有努力朝向才有可能达到目标,勇敢迈出自我才能达成目标。虽然作者不知,但从他写的这首诗来看不难看出他的做事风格:勇敢迈出自我,永不放弃,并朝着所思之物前进。作者不惧险阻攀登,毅然追求目标,虽然道路迂回曲折,处境有些渺茫,但作者的追求精神可贵。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即使我们心中的目标不能一天完成,但只要我们勇敢地朝着所思之物前进,坚持不懈并激情澎湃的追求梦想,就可能成功。爱迪生曾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只要肯去追求愿望,就算失败也会收获不一样的自我。“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要我们拼搏努力而向往美好,成功就会出现在我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