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刚刚经历了一波裁员潮,看着熟悉的小伙伴,一个个进到小办公室,出来的时候都拿着一张离职声明。待在外面的我,不免感到心跳加速、神情紧张。我猜,这是一种对未知的恐惧。
最近互联网大厂裁员的消息层出不穷,滴滴、腾讯、阿里。加上疫情的反复。人们不免有些担忧,这突然的变化什么时候降临到自己头上??
阿里有句土话“唯一不变的是变化”。在如今这疫情和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我们如何应对变化?我们能做些什么?
1.专注于当下。
行动上,要把当前的基础工作做好。为公司、老板和客户带来价值,这是当前工作存在的意义。越是大环境不好,越要把本职工作做好。
心理上,不追悔过去、不担忧未来,专注于现在。只有现在是能把控的。人们觉得不安,往往是处于对未知的恐惧。其实刀子落下来的时候,也并没有那么坏。(大不了休息一段时间)。
2.开放的姿态
首先我们要有开放的心态,想想自己的优势是什么?想想你为这次变化做的最大限度的努力是什么?你能接受最差的样子是什么?
其次开放自己的信息,比如把自己的简历挂到网上。同时到市场上看看有哪些机会。不要自我设限,跨城市或者跨行业都可以的。
最后,如果在了解自己和外部环境的情况下,无论怎么变化,走或者留,我们心里就会有个底了。对意向的岗位,提前了解他要求的 知识、技术、通用能力 和价值观,了解自己与此岗位的差距。提前准备,弥补差距。
3.晴天修屋顶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我们能从哪些方面为未来做储备呢?
第一是能力。我们可以提前了解 自己与目标的差值,按照差值提升能力。如果对自己的目标不清晰的话,可以着重提升自己的通用能力,所谓通用能力 不是通过一小段时间的学习就能搞定的,且是可迁移的。比如结构化的思考与表达、PDCA项目执行。
第二是资源。如果是销售型的,最好是具有壁垒和竞争性的,比如说 金融业的高净值客户、餐饮业的连锁大客户关系、上下游供应链资源。
第三是人脉。除了客户之外,我们在业内的口碑、上下级的认同也非常重要。若能成为业内人员的关键节点 也非常好。增加自己的曝光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