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15日,一架全美航空公司空客A320-214飞机,注册编号N106US,执行1549航班,从拉瓜迪亚机场起飞后约两分钟,遭遇一群鸟类撞击致使双发失效,随后于美国东部时间约15时27分,迫降在新泽西州威霍肯镇哈得孙河,150名乘客、5名机组成员全部安全撤离”。这一事件堪称航空史上的奇迹,在全世界广为流传,2016年还被“搬上”银幕,汤姆·汉克斯扮演的机长,让这一故事愈加家喻户晓、“萨利机长”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近日,在旧书网上惊喜地淘到一本国内2011年翻译出版的,由该事件的亲历者切斯利·萨伦伯格机长执笔的《最高职责》。带着“事件全过程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什么样的成长经历使得萨利机长具备如此优秀的综合素质?”“是那些因素促使该航班上所有人员最终全部安全获救?”等诸多问题,我快速翻阅全书,感触颇深。
书中不仅仅详细还原了事件惊心动魄的全过程,更用生动的笔触描写了机长成长的过程、飞行的经历以及生活的点点滴滴。全书文风朴实,在阅读过程中,使人不由产生一种与作者面对面交谈的感觉。让读者在酣畅淋漓的阅读中,一方面了解了机长的成长与生活,以及航空公司运营、客机操作等常识;另一方面,从机长自己总结的工作观和家庭观中感悟了一些人生的哲理,对我个人而言有较大的启示。
书中对事件全过程有详细的描写,特别是正文后面还附有航班航迹简图、事件调查报告,以及驾驶舱语音记录摘录等,可为案例研究提供详实的原始资料。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整个飞行仅仅持续了5分零8秒,前1分40秒都很正常,从机长喊出“鸟群”那一刻到迫降前对乘客喊出的“抱紧!防撞!”,只有3分28秒,全过程真可谓是惊心动魄。期间,机长和副机长要在尽量维持飞机最佳飞行姿态的前提下,完成飞机状况的检查认定、与地面航管沟通、选择迫降的场所、确保安全迫降等一系列复杂的决策和操作,任何失误都将直接导致机毁人亡。综合作者的描述,结合事件调查报告,个人感到,使得该航班迫降成功并且所有乘客和机组人员迅速安全撤离的主要原因有:①机长和副机长娴熟的飞行技能、过硬的心理素质、规范的应急处置、快速的合理决策、与地面航管的及时充分沟通,以及默契的团队配合;②3名乘务员对乘客的安抚、快速完成紧急撤离各项准备,以及合理迅速的引导撤离;③150名乘客的高度配合,没有引发骚乱;④迫降河道周边的船只、直升机、蛙人等距离较近,并迅速自发投入救援,并具备较高的救援水平;⑤该机配置了延伸跨水飞行设备,包括前置紧急滑梯和救生筏(这些设施是并非必须装备的)。
作者是幸运的,从5岁开始就渴望成为一名飞行员,从自学飞行,到参军训飞,再到退役加入航空公司,真正实现了将自己热爱的飞行作为了一生的职业,仅凭这一点就令很多人羡慕。这其中,体现了他对个人理想的执着追究和不懈努力。此外,他的幸运还体现在事件当天,他遇到了优秀的团队和配合的乘客,以及上述提到的相关因素,得以有机会将他的能力完美展示。
作者是尽职的,对待飞行始终保持“如履薄冰”的责任感,认真对待每次飞行。作者在书中回忆了其从16岁跟着父亲的好友库克飞农用飞机开始,到进入空军服役驾驶战斗机,再到退役进入航空公司操控客机,数十年数千次飞行,累积飞行时间达2万多小时的“职业生涯”。其中的点点滴滴,浓缩在了那一本本的飞行日志记录本中。贯穿其整个飞行生涯,他最重视的就是“如何确保安全、如何应对紧急情况”,为此,他苦练飞行本领,每次都力争按照最佳航迹飞行,这一点被他认为是最后能够控制飞机安全迫降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他认为空军服役期间,严明的纪律和长期的高强度训练让其受益终身。他还阅读过大量关于安全的书籍资料,参与过很多飞行事故的调查,切实认真分析各种事故背后的成因,并以此为鉴,反思改进自己的飞行。他甚至将安全建设咨询作为其第二职业,利用其积累的经验去帮助更多人们确保安全。可以说,安全两字已深深的刻入了萨利机长的骨髓。他特别赞同林德伯格提出的“情景意识”,强调飞行员必须时刻明了自身所处的情景,随时做好各方面准备。他还提到了“目标舍弃”的重要性,认为当你不再有可能完成所有目标时,要及时舍弃那些不太重要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履行和实现更高的目标。正如他在事件中的选择,舍弃了“保全飞机”的目标,实现了“保住155个生命”的目标。
作者是幸福的,和谐美满的家庭是其个人成长、职业发展坚实的后盾。作者在书中多次谈到,父母一直教导他要努力工作、拥有正直的品格并且终生学习,成为了他人生的“最佳指引”。特别引用了其父亲教育过他的格言“量两次、锯一次”,体现了其父的严谨性,在他身上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妻子对他一如既往的支持、关键时刻的提醒,使得他能够在事业上一如既往的专心,在迷茫时及时找准正确的方向。两个收养的女儿,使得他获得了完整的家庭,体会到了父女之间的深情。由于工作原因,很少陪伴女儿的他,从女儿们在日常生活突然表现出的独立和成熟中,顿悟到自己在陪伴家人中的缺失,让他意识到“家庭优先”的重要性。
……
读完此书,细细品之,仿佛一壶美酒,愈品愈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书中的各种“滋味”,还需要读者自己去体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