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振委会推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妈,您小点声,隔壁都听见了。"我拉着母亲的手,在培训机构走廊尽头低声恳求。
母亲甩开我的手,声音反而更高了:"我怕什么?我累死累活帮你带娃,还得看你脸色?我这把年纪了,图什么啊?"
看着母亲通红的眼睛,我喉咙发紧。是啊,她图什么?我又图什么?
01
我叫李晓芸,今年34岁,是一名普通上班族。丈夫陈峰,37岁,某国企中层,常驻省城,年薪30万。听起来很美好是不是?
我和儿子、母亲挤在这个90平米的老小区里,过着精打细算的日子。母亲从老家来帮我带6岁的儿子小宝,已经4年了。
今天是周五,我下班接小宝英语班下课。母亲当着所有家长的面爆发了,因为我刚才说她给孩子穿太多了。
"晓芸啊,不是妈说你,"母亲抹着眼泪,"我这老骨头每天六点起床,做早饭送孩子,买菜做饭接孩子,晚上还要辅导作业。你就不能说句好听的?"
我心里揪着疼。知道母亲累,可我更累。
02
回到家,小宝咳嗽了两声,我的心立刻提起来。
手机响了,是陈峰。每周五晚上准时来电,从不缺席。
"老婆,这周忙死了,刚陪领导应酬完。"电话那头是他的声音,带着酒意,"爸妈那边要交医疗保险了,一年6800,我明天转过去啊。"
我握紧手机,指节发白:"小宝咳嗽又厉害了,儿童医院专家号要300,检查费估计得上千。"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这么贵?要不去社区医院看看?我这月工资还没发,手头就剩5000了,要给弟弟家孩子交补习费,答应好久了..."
我挂了电话。
十分钟后,短信提示:支付宝到账1000元。
看着那条短信,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30万年薪的丈夫,给了这个家1000块。因为他要每月给父母生活费,还要给他们买医疗保险,还得负担农村弟弟一家的大笔开支。
03
和陈峰相识那年,我25岁,他28。他是村里飞出的金凤凰,985大学毕业,国企精英。我是城里普通女孩,小公司职员。
恋爱时就知道他家境贫寒,父母务农,有个小他4岁的弟弟。当时觉得,这么孝顺的男人肯定靠谱。
"我爸妈不容易,"他曾握着我的手说,"供我上学欠了好多债。等工作稳定了,一定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我被感动了,觉得有担当。
婚后第一年还好,他每月给家里2000,我们还能存点钱。小宝出生后,开销大了,我给他说能不能少给点。
那天他第一次冲我发火:"那是我爸妈!没有他们哪有我今天? "
渐渐地,公婆的要求越来越多。从每月生活费到买家电,从翻修老房到给小叔子结婚、买车、生孩子,到现在孩子的培训费补课费,陈峰一样没落下。
04
去年春节,我们回他老家过年。刚刚翻修的一楼一底新房。
婆婆拉着我参观:"还是养儿子好,我跟你爸总算熬出头了!"
公公接口:"那是,我儿子有出息!村里谁不羡慕我们?"
小叔子开着十几万的SUV带我们兜风,陈峰给的首付,每月还要资助还贷。
当初我也吵过,陈峰说:"弟弟没上大学,是因为家里拿不出一分钱了,我欠他的。当年要不是供我读书,弟弟也不至于辍学。"
"所以你欠的债,要我和小宝来还?"
那晚我们大吵一架。
05
母亲总是劝我:"为了孩子,你就忍忍吧。离了婚你一个人更难。"
是啊,更难。现在至少名义上有个家,有个"年薪30万"的丈夫撑门面。离婚了,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可是这样的婚姻,还有什么意义?
陈峰觉得委屈:"他们都是我的亲人,现在我条件好了,我能不管他们吗?那不是忘恩负义吗?"
公婆最近又来了新要求:小叔子要在城里买房,方便孩子读书,让陈峰出首付。
"他哥哪有那么多钱?"我第一次直接顶撞婆婆。
电话那头婆婆嗓门很大:"他不是年薪几十万吗?当初他弟弟为了他辍学打工挣钱,现在你们当哥嫂的还不该帮助一把?“
我直接挂了电话。
晚上,陈峰打电话来:"你怎么能对妈那种态度?"
"所以呢?又要攒钱给你弟买房?我们真成他们的摇钱树了? "
他说:"他们是我的亲人啊,我不帮,谁能帮?"
"那我呢?小宝呢?我们不是你的亲人吗?"
06
培训机构事件后,母亲三天没理我。
今早出门前,我看见她在厨房揉面,背影佝偻。突然发现母亲头发全白了,她才64岁啊。
"妈,"我哽咽着,"对不起..."
母亲转身,眼中有泪:"芸芸,妈不是怪你。妈是心疼你啊!你看看你这几年,老了多少?"
夜深了,我看着熟睡的小宝,轻轻抚摸他的额头,眼泪轻轻滴落在他的脸上。孩子长得越来越像爸爸,尤其是笑起来的样子。
我该怎么办?谁能告诉我,这样的家庭,该怎样走下去?
要陈峰彻底切断与原生家庭的经济联系?这不可能,也不人道。
是要他每月固定给家里多少钱?可他永远觉得父母弟弟比我们更需要钱。
朋友们,你们生活中有没有同款人物?大家怎么看待这种被亲情捆绑的丈夫?如果是你,会怎么做?
欢迎来公众号串串门哦:公众号#指笺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