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号刚写完一篇关于日更的文章——不知道写什么,又不想断了日更天数,我是怎么做的?好巧不巧,我参加简书“日更活动”的天数就断掉了,攒了七十几天的数字归零了。
之所以断更,主要是因为昨天完善和修改一篇前天的文章,因为写的字数太多,导致忘记写新文章了……
其实,我原以为数据断了自己会挺懊恼的(断了还怎么拿数据出来炫耀),结果发现我只心疼了两秒钟……然后就安慰自己:断了就断了吧,就是个数据,自己写就好。
忽然发现,这或许就是在“坚持这件事”上有成绩和没成绩的区别,就像“日更30天数据断了”与“日更70天数据断了”,两种情况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前者让人感到懊恼——好不容易才攒到的数字;而后者就轻松很多——写这么久了,未来也会持续写下去的。
像以前那种写几天停半年的状态,就特别想要用一个牛逼的数据去证明自己,告诉别人和自己:看,我做到了,多牛,快夸我。
而现在,写的时间长了,慢慢形成习惯后,会从内心深处获得坚信的力量:我可以。所以也不在意能不能用数据证明自己,因为我已经在用行动证明。
正巧,今天看写作训练营的同桌写的文章,说她也断更了。她通过反思的方式梳理了这段时间日更的收获和感悟,讲到日更对自己写作态度和写作理念的改变,还讲到想通过日更收获什么。这对我来说挺有启发的,所以也想简单的总结梳理一下自己关于日更的一些问题。
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我断断续续开展过几次日更活动,从最开始的300字,慢慢涨到500字。后来因为听了一次分享,说想提升写作技能必须高强度输出,所以最后把字数定为1000字。
尽管不是每天都写,但平均下来一个月也就三四天没写。坚持这么长时间,收获还是挺多的。
1、因为坚持,发现一些认知误区,进而产生了相信的力量。
我开始写作的时间已经很早了,远的不说,从2015年开通公众号之后,就断断续续在写。从那时候到2018年8月份为止,一直都处于“猛更一段时间歇半年”的状态。所以我一直认为,自己之所以没提升,是因为不够坚持,没有持续去写。
但从近几个月坚持写取得的成果来看,我之前的认知是有问题的,因为我现在的文章和去年写的文章,在质量和方向上没太大差别,都很普通。
所以,技能提升不是时间的问题,而是方法的问题。我意识到,如果按照目前的方法,哪怕写够10000小时,我都不一定能成作家;但如果我按照正确的方法,刻意练习哪怕100小时,我的文章水平也会突飞猛进。
有了这个认知后,我获得了极大的信心,因为任何技能都是可以被习得的。唯一的问题,就是愿不愿意吃“刻意练习”的苦。
2、因为积累,链接到弘丹老师,并且成功加入青橙学院核心团队。
之所以写这一点,一方面是在持续写文章的这段时间,格外关注写作相关的人和事。也算是吸引力法则在起作用,在参加永澄老师的年目标课程时,关注到非常优秀的弘丹老师,让我有了一个新的、可以真实接触到的榜样。
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只有不断接触优秀的人和团体,才能够更加靠近优秀本身。
另一方面,因为有这段时间的不断输出,才有勇气和底气去申请青橙学院的审稿团。正因为写了这么久,遇到过很多问题,踩过许多坑,有自己的品鉴能力,所以面对刚开始写作的小伙伴,能针对性的点评文章,同时给出一些中肯的建议。
如果我自己都很少写,凭什么去点评别人的文章?
这么看来,收获还是有的,但我觉得还不够,我想要更多。
但我每天只是在写写写,从来没好好思考过自己为什么要日更?想通过日更获得什么样的结果?只有想清楚了这两个问题,才能知道接下来应该采取什么行动。
其实,最开始日更的时候,没想那么深入,觉得就是想坚持做一件事情。但可以坚持的事情很多,为什么非得是写作呢?
我想,还是跟写作变现有关吧。我希望通过日更提高自己的写作技能和文章水平,为自己的变现之路做好铺垫。
然而,直到今天,我才意识到:单纯的日更并不能支撑我想要的结果!
想要打磨一项技能,需要的是刻意练习,需要的是跳出舒适区,把技能拆解成独立的单元,一个一个进行死磕。
就像我想要提升写作技能,不是一个劲的傻写傻乐,而是要把写作这件事拆开看,选题、切入角度、素材、组织构架、行文脉络、标题……每个环节都需要进行反复大量的练习。
所以,如果我想要的是提升写作技能、提高文章水平,需要做的不是每天写写写,而应该是以下几件事情:
1、立刻开始素材收集整理工作。
对于素材收集这件事,我总是有点无从下手,不知道从哪收集,不知道怎么记录,所以迟迟不开始。每到写文章的时候,才懊恼没有案例可用。
所以,对于我而言,这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必须从现在开始。
准备学习一下永澄老师的“卡片素材积累法”,电子卡片和纸质卡片同时使用,在实践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而不是等着找到完美的方法再开始。
素材来源方面,先从阅读、电影、课程、日常交流等几方面开始,慢慢增强自己的觉察力,收集更多类型的素材。
每天完成素材卡片至少3张,上不封顶。
2、拆解至少200篇10w+的爆款文章。
拆解爆款文章,分析别人文章的优劣,对自己帮助提高也会特别大。包括我自己也买了吕白(咪蒙月薪5万实习生)的写作课,他讲到自己也是靠拆解爆款文章,总结出写文章的套路。
我不希望自己的写作是套公式,因为我相信打动人心的永远是真诚。但这是互联网时代,是一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如果写文章不注意技巧,写的再真诚,可能也很少有人愿意读下去。就像《奇葩说》,赢的不见得是逻辑最厉害的表达,而可能是每几句话就扔一个爆点出来引起观众共鸣的技巧。
所以,拆解文章虽然很苦,但也得做,得学呀。
不说多,每周10篇是底线了吧。
但拆不是目的,学和练才是,所以拆解文章也只是个前期打基础的工作。
3、按照写作课所学,修改至少30篇以往的不合格文章。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句话,相信学写作的很多人都知道,但真正去不断修改打磨一篇文章的人少之又少,所以优秀的写作者总是极少数嘛。
初稿永远都是狗屎,我就是个不断发布狗屎的人,因为在此之前我从来不修改文章。
参照老师的写作方式——快速出初稿,花1-2倍时间修改。我的写作习惯算是很差的了,基本都是边写边改,完了也不修改;还经常写一半不管了,等有时间了再补写。
所以现在再看以前写的文章,没有拿得出手的,正如光年老师点评我的一篇文章那样,标题、主题、结构、案例没有一个合格的。
不过我觉得自己很多文章主题还是可以写的,如果好好修改,也不失为好文章。
但改文章是很耗费时间和经历的事情,因此需要和写文章结合起来安排,一周改2-3篇的频率是比较合适的。
4、使用学到的方法去写作,并且保证发出来的都是修改过的文章。
其实参加写作课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学习写作方法吗?那如果我只是听了课,记了笔记,又有什么用呢?重要的是把学到的内容运用到实际的写作中,学以致用。
同时,对于每一篇新写的文章,也要进行认真修改,让自己的每一份付出都不浪费。
不一定每天写,但必须每天改。
我们知道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道理光知道没用,关键是要做到。
那还等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