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甄姬
甄姬,原名甄宓,魏文帝曹丕之妾,魏国皇后,人称文昭甄皇后。
甄姬生而貌美,气质动人,曹丕初见甄姬时,见其不施粉黛,素面也独美有姿,便生爱怜之心。时有人称:“江南大小乔,河北甄宓俏。”可见甄姬之美。
嫁给曹丕后,甄姬尽心尽意辅佐夫君,并为其诞下一子一女,其子是为魏明帝曹叡。曹丕虽十分宠爱甄姬,但甄姬为宫心善,劝阻曹丕也要善对其他妃子,可见其德。魏武宣皇后卞氏曾赞甄姬:“此真孝妇也。”,可见甄姬其孝。曹丕在后来因宠爱郭女王和其他妃子,导致甄姬每每冷落相待,令甄姬黯然神伤。后又受到别人调唆,导致曹丕对甄姬心生怀疑,盛怒之下,竟下令赐死甄姬。
甄姬不但贤德,自幼便喜爱读书,具有才华。一篇《塘上行》被封为佳作,被称之“于悲恸伤绝中另生沉致之姿,风采殊绝”。
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 出亦复何苦,入亦复何愁。
边地多悲风,树木何翛翛! 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附:后人曾以洛神称甄姬,皆因曹植之佳作《洛神赋》。其实《洛神赋》中的洛神实为古帝宓羲氏之女,因为溺死洛水而为神,故名洛神。而并非甄姬。
虽然如此,但《洛神赋》中的“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之句,形容甄姬也算贴切。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2. 黄月英
黄月英,三国时荆州沔南白水(今湖北襄阳)人,诸葛亮之妻。
据传黄月英相貌极丑,又矮又黑,黄色头发。为表明其丑,曾有书言:刘备第二次探孔明“茅房”未果回家之时,正好碰见“孔龙”的父亲黄承彦骑着毛驴迎面赶来,玄德滚鞍下马。其说的是黄承彦之丑吓得刘备滚下马来,黄承彦为黄月英之父,可其女之丑。
虽然其貌丑,但是黄月英能诗善文,熟读兵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黄月英是一位奇女子,被称为制造“机器人”的鼻祖。所造之木狗,木虎等木品惟妙惟肖,运作自如。诸葛亮见其神手,甚是叹奇,日夜观之,欲学其妙。
黄月英嫁于诸葛提出“三不”条件:不坐轿,不骑马,不乘船。诸葛心想,可不能让妻子步行入家门,免得他人笑话。只思所造得“木牛流马”成为木制之上品。后木牛流马又做为诸葛亮北伐路上的运输工具。诸葛北伐,前军作战,粮仓不足。人力背粮有限,道路崎岖细窄,连逢雨水,极其不宜长途运粮。便以“木牛流马”为载粮工具,送达前线。
黄月英不但才谋多识,还贤良淑德,操劳家务,是一位好妻子和好母亲。
附:据传,黄月英其人并非丑女,只因其父担心他眼不识佳女,便唤黄月英为“阿丑”。黄月英本人极美,花容月貌,甚是好看。黄月英熟读兵书,诸葛手中所持羽扇据说是黄月英所赠,才导致诸葛从不离手。扇内含有作战锦囊,可助诸葛功成。
诸葛娶黄月英时,黄月英以红盖遮头,试探诸葛是否是一个贪慕美色的俗子。诸葛掀其盖头,见黄月英姿色俏美,以为是接错了娘子。黄月英暗生欢喜,便许得诸葛。据说,后人结婚红盖遮头,是由黄月英所始。
3. 蔡文姬
蔡文姬,名琰,擅长文学、音乐、书法,我国第一位女诗人。
蔡文姬一生命运多舛。兴平年间,蔡文姬先是被犯境胡族劫去,嫁予匈奴左贤王为妻,在异域受尽人间疾苦。 十二年后,曹操闻得蔡文姬身在异乡,遂遣使者以黄金千两、白璧一双将其赎回。后并将蔡琰嫁给董祀。
蔡文姬精通音律,又博学多才。其父蔡邕是东汉时期著名得文学家,书法家,因上书抨击朝政获罪而被流放。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左贤王不敢违逆,蔡文姬只得忍痛割舍两位幼子,两个年幼的儿子却不得不留在匈奴。这段史实,被后人称为"文姬归汉"。蔡琰归汉后,悲叹自己命运多舛,如今虽然安定,母子却天各一方,毕生不得相见。此情此景,令蔡文姬柔肠寸断,在这种处境下,蔡琰写下了流传于世的《胡笳十八拍》。
天无涯兮地无边,我心愁兮亦复然。人生倏忽兮如白驹之过隙,然不得欢乐兮当我之盛年。怨兮欲问天,天苍苍兮上无缘。举头仰望兮空云烟,九拍怀情兮谁与传 ?
蔡文姬所读书典甚多,又精通书法,无论是真书还是草书,默写古籍时,一字不差。
而蔡文姬得另一部作品,是为《悲愤诗》,《悲愤诗》共有两首。《悲愤诗》(其一)是我国诗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全诗一百零八句,计五百四十字,它真实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汉末大动乱中的悲惨遭遇,也写出了被掠人民的血和泪,是汉末社会动乱和人民苦难生活的实录,具有史诗的规模和悲剧的色彩。诗人的悲愤,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它是受难者对悲剧制造者的血泪控诉。被称为:字字是血,句句是泪。
【其一】: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励。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
【其二】:儿呼母兮啼失声。我掩耳兮不忍听。追持我兮走茕茕。顿复起兮毁颜形。
全诗虽为叙事诗,但有景有情,写出自身所处的荒凉世道,母子难以相见得痛苦之情,自身经历的悲惨命运。全诗尽显“悲愤”情调。
附:蔡文姬是东汉杰出的女诗人和书法家。是我国第一位女诗人。她在文学、音律、书法等方面的造诣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后汉书》作者范晔称她:“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
唐朝诗人陈陶诗:“气调桓伊笛,才华蔡琰琴。”
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屈大均诗曰:“缇萦能代父,蔡琰不宜家。玉石同焚后,芳声振海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