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曝光的“青浦实验幼儿园一名男幼师性侵女童”和“上市公司高管鲍某性侵养女案”又一次将我们的视线拉到对未成年人性侵这个让人深恶痛绝的话题上来。
每每看到这样的新闻,育儿群中的父母都会无比愤怒,但很多的讨论都是为什么不能对于犯罪份子进行更加严厉的处罚。作为法律工作者,深知如果司法机关对性侵害妇女儿童犯罪活动能够进行高压打击,绝对是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有效的手段。但是,这个是事后的救济,伤害已经造成了。
作为一位女孩的妈妈,我更多地思考,在平常的养育中,我应该开始给女儿开展性教育启蒙。让她尽早能够对于自己的性别、身体有些了解,教会她保护自己。具体如何进行启蒙呢?给大家分享下我的学习和实践。
什么时间开始启蒙呢?之前看到一篇文章说,2岁半(30个月左右),在平时家庭阅读中就可以增加性教育的内容。30个月以上或入幼儿园之前2个月开始,增加自我保护的内容。如果孩子提前在外面上早教班或托班,那么这方面内容可以提前。
哈妹马上快到这个月龄了,4月份的绘本阅读中,我也增加了一本著名的《小鸡鸡的故事》(这本被推荐过很多次)。前几天,和哈妹共读了这本绘本。阅读后第二天,哈妹在小马桶上尿尿的时候,突然将衣服拉长,包住膝盖以上的部位,还说“这个是私密部位,不要让别人看到”。
另外,除了进行绘本阅读,也很推荐美国How To Tell Your Child机构制作的儿童防性侵视频(百度搜索How To Tell Your Child,腾讯视频直接可以观看)。建议父母自己先好好看看这个视频,然后如果孩子4岁以上的,可以陪同观看。
视频教给了大家“防性侵”的三步法。对于父母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性教育启蒙的操作指南。
第一步,教孩子识别坏人 。
坏人不仅仅只是 “有大大的牙齿、血红的眼睛,巨大的手和邪恶的笑容”。有的人甚至长得很好看,看上去很和蔼,很炫酷,还有各种美味的糖果和礼物。
第二步,教孩子认识隐私部位,警惕5个警报。
我们应该非常坦然地告诉孩子:男孩的生殖器官和屁股是隐私部位,女孩的乳房,生殖器官和屁股是隐私部位。
这些部位是不可以给外人看或者触碰的。如果有人要看你的隐私部位,或者让你看TA的隐私部位,叫做“视觉警报”。如果有人谈论你的隐私部位,叫做“言语警报”。如果有人触碰你的隐私部位,或者叫你触碰他的隐私部位,叫做“触碰警报”。单独与陌生人在一起,叫做“独处警报”。如果有人拥抱、背、亲吻你,叫做“拥抱警报”。
第三步,与孩子共建“照顾者”名单和“爱心圈”。
5个警报,有没有例外呢?当然有!
①爸爸妈妈可以!
不过,只能在必须帮孩子洗澡,或者孩子隐私部位受伤的情况下才行。
②“照顾者”名单上的可以!
通常,爷爷奶奶、姥姥爷爷或者其他人也会帮忙照顾孩子,这时候,我们可以跟孩子一起列一张“照顾者”名单,列入名单的人在限定的条件下也是允许的。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不太愿意把某人的名字写上,我们一定要引起重视,并找出原因。另外,一定每隔几个星期跟孩子一起重新更新并确定下名单。
③“爱心圈”名单里的也可以!
除了最亲近的亲人之外,我们还可以跟孩子一起列一个“爱心圈”名单,这个名单上的人是可以拥抱、亲亲的,是孩子喜爱并信任的人。
视频的最后,更加意义非凡。当孩子问,为什么会有人想要强行背我、亲我、接触我呢?视频中老师的回答充满智慧,既没有使用恐怖的语言让孩子害怕,又非常巧妙地给予了孩子说“不”的勇气:因为有一些人生病和脆弱的心理,他们喜欢伤害别人,而且,他们真的很害怕。如果你们不喜欢某人触碰你们的方式,你们必须说“不”,也不需要害怕。
为孩子进行性教育启蒙,是希望孩子能够科学和健康地认知自我,获悉辨别坏人的能力,具备对坏人说“不”的勇气。
春暖花已开,父母是每个孩子最美好的春天。性教育启蒙是父母可以给与孩子的礼物之一。每个父母们都可以行动起来。
最后,请郑重告诉孩子:无论TA面对什么困难和问题,只要不是主动伤害别人,爸爸妈妈会永远相信TA、保护TA。不计一切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