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抛开三国时期的军事政治,就光从里面的文学来入手。那么今天就提一下三国里面最重要的几个之一,曹操与诸葛亮。
其实在曹操和诸葛亮身上,我们会有许多的记忆点,虽然两位大神都有着不小的文学格调,但是却经常会被他们两个人的军事上与政治上的辉煌所掩盖。那么,今天我们只谈文学,不谈军事与政治。要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三国版图,我们不妨换一个思维:如果光从文化格调上来说,东吴肯定是最菜的,好了,东吴就不说了,一会孙权该不开心了。有时间我们在说说东吴的事情吧。
首先从诸葛亮这边的蜀国开始讲吧,本来嘛,刘备这边也没有听说什么文学成就,搞的跟东吴一样,但是呢,由于诸葛亮的《隆中对》《出师表》这两篇我们说的“爆文”的出现,改变了整体的局势。从诸葛亮的《隆中对》来看,先不说别的,首先是念起来就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没有什么特别所谓华丽的辞藻。他用一种近乎于大白话的口吻,给他的主子刘备开了一个战略讲座,这可真是现在的COO的模板,先不从内容上说,光是读起来,就能感受到一种浩浩荡荡的精神快感,脑高潮。
再看诸葛亮的《出师表》,这篇文章写的辞藻也不甚华丽。但是他的出彩之处不在意辞藻,而在于他的语境。《隆中对》的时候他才二十六七岁,那个时候跟随刘备东征西讨,当上首席运营官,在中途历经了千辛万苦,整整跟了一个老板二十年。二十年之后,老板把儿子托付给了他,他这个时候要领兵出征了,而且说实话,有没有命回来还是一个大问题,那么这个时候本身就含有了比较多的个人情感在里面,而且往上提升的话,又上升到了君臣关系,为了提升感染力,他跟小皇帝说起以前他跟他爸的事情,特别是读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里,小编读到这里都有感慨。如果有感同身受的人估计看到这里也会落泪。总体来说《出师表》要比《隆中对》文学价值高,因为其中包含了人伦。
那么诸葛亮文章确实不错,但是和曹操比,其实差距还是有的。我们要是去翻历史书的时候,特别是看相关的文学史,似乎只有曹操能够进入其中,而且曹操还能够占有比较大的一席地。但是这经常会造成许多人心中的抵触,因为在某些观念中已经让人形成了“曹操是奸臣”的一个历史观念。
其实,光从“忠奸”入手的话,是无法让一个人完全的进入其文学坐标的。如果是已经决定了在文学领域里面进行定格,那么这就应该在这个领域中进行比较,这好比两个音乐家,既然是要比较音乐素质的高低,那么这个时候就应该抛开所谓的道德品质去看了。因为如果我们已经定格了一个坐标,那么就应该让其独立的存在而不应该衍生出许多东西出来。
曹操在三国的文学史上,产量其实比较质量高而且量也不小,他之所以比诸葛亮文学格调高,因为他不仅仅是讲人情,比如他在《苦寒行》中,也写到自己在赤壁之战的时候,因为需要大量的兵员,写出了自己对士兵们的悲悯之情。但是他更多的作品表达的是胸中的浩然之气,一下笔就是“沧海”“星汉”“天下”,不得不说曹操的诗句中包含了宇宙万象,他的情怀是包含了天下的,而不仅仅是诸葛亮的君臣父子的关系。
曹操更多的是,表达出了生命的格调,逼格确实要比诸葛亮高出一节。不过我们通常人对于这一类的,通常会望尘莫及,所以反而更会喜欢诸葛亮的文章,因为其更接地气一些。所以曹操不仅人是比较孤傲,而且在文学上,也是相当的孤傲。
我们在进行判定的时候,确定一个坐标,光从文学这个坐标来看,曹操,确实格调要比诸葛亮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