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点茶2

    宋代点茶,上次聊了宋代不同阶层对于茶的爱好,那么这次我们聊聊宋代的代表茶。

      宋代制茶工艺有了新的突破,出现了龙凤团茶。

      “龙凤团茶”是北宋的贡茶。在北宋初期的太平兴国三年(978),宋太宗遣使至建安北苑(今福建省建瓯市东峰镇),监督制造一种皇家专用的茶,因茶饼上印有龙凤形的纹饰,就叫“龙凤团茶”。皇帝用的龙凤茶,茶饼表面的花纹用纯金镂刻而成。龙是皇帝的象征,凤是吉祥之物。因而龙凤茶就不同于一般的茶,从而显示了皇帝的尊贵和皇室与贫民区别。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写道:“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咸造其极。”


    宋代创制的“龙凤茶”,把我国古代蒸青团茶的制作工艺推向一个历史高峰,拓宽了茶的审美范围,即由对色、香、味的品尝,扩展到对形的欣赏,为后代茶叶形制艺术发展,奠定了审美基础。现今云南产的“圆茶”、“七子饼茶”之类和旧中国一些茶店里还能见到的“龙团”“凤髓”的名茶招牌,就是沿袭宋代“龙凤茶”而遗留的一些痕迹。

龙团凤饼


龙团凤饼

      随着宋皇朝的衰败,龙凤团茶走向末路。北方游牧民族出身的元代统治者不喜欢这种过于精细委婉的茶文化。一般的士大夫和平民百姓又没有能力和时间品赏;他们更喜欢的是新工艺制作的条形散茶。及至朱元璋的天下安定之后,洪武二十四年九月下诏罢造龙团,这龙凤团茶遂成了历史的绝唱!龙凤团茶失去了它的欣赏者。昔日茶园一片凋零。又经过数百年,连制作龙凤团茶的工艺都失传了,前几年,据说有人翻经找典,企图重新生产这种历史名茶。能否如愿呢?不管怎样,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都有它特定的时代背景和条件,只有那些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土壤中的东西,才会有不朽的生命力!

 

制作过程

龙团凤茶的制作:据宋代赵汝励《北苑别录》记述,有六道工序: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茶芽采回后,先浸泡水中,挑选匀整芽叶进行蒸青,蒸后冷水清洗,然后小榨去水,大榨去茶汁,去汁后置瓦盆内兑水研细,再入龙凤模压饼、烘干。

    龙凤团茶的工序中,冷水快冲可保持绿色,提高了茶叶质量,而水浸和榨汁的做法,由于夺走真味,使茶香极大损失,且整个制作过程耗时费工,这些均促使了蒸青散茶的出现。

      龙团凤茶是时代的产物,是时代的代表,它有它存在的历史意义。在宋代它完美的诠释它的魅力。与它相融合的器皿呢?再探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关键词:点茶 1、茶事兴于唐,盛于宋,此时上至帝王,下至百姓,竞相习之。士大夫阶层尤盛,茶与挂画、熏香、插花等艺术...
    立七阅读 1,203评论 2 3
  • 陆羽在《茶经》卷下《六茶之饮》中记载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扬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
    大头师太阅读 1,522评论 0 2
  • 小愿望,让喝茶简单点,懂茶简单点,开通了公众号《茶精分》。 与茶友的交流中,得到的反馈主要是: 1,都知道茶叶水深...
    当当_bf5e阅读 458评论 0 3
  • 我是黑夜里大雨纷飞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
    陌忘宇阅读 8,637评论 28 53
  • 信任包括信任自己和信任他人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失败、遗憾、错过,源于不自信,不信任他人 觉得自己做不成,别人做不...
    吴氵晃阅读 6,247评论 4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