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离开家乡上大学以来,一直保持一个习惯,每周和父母通一个电话。工作后,教会了妈妈使用微信,形式就变成了视频,时间上偶尔不怎么遵守,但习惯还在。
今天距离上一次和父母视频,过去了6天,还看到了詹老师的文章,于是和父母视频过后,借着詹老师的思路,写一写那两个可爱的人。
詹老师认为,和父母的关系核心是三条:
- 绝对的独立性
- 让父母对自己理解和认同
- 帮助父母获得某种「 自主生活」
我基本认可这些观念,也一直在践行,所以写下这篇文章。
独立
我没有和詹老师一样,在初中就开始有独立的意识,甚至于和父母约定「你们不管我,肯定考试能好」,那时候的我,对世界基本没有任何看法,那个曾经极度以自我为中心的小孩子,才刚刚开始有了一点点同理心,所以独立这个意识不曾出现在我青少年的记忆里。
幸好,我们家有一个传统,随着长大会逐渐拥有一定的自主权,而我在没有自主权的时期中一直保持看书的习惯,虽然有很多小说,但也给我建立了一个相对完善而宏大的世界观,这起码让父母相信,我做的很多决定是思考过的。
高中毕业开始,几乎所有的决定都由云洛来做,包括学校与专业的选择,包括独自一个人前往学校(第一次独自离开父母超过100km),包括我在学校所有的所作所为,他们全部都不干涉。
这是一件很有智慧的事情,父母认为我的阅历虽然不足以和他们比较,但眼光应该比他们好,而且成年人得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所以我从什么都被管到什么都不被管的状态来得极快,所以,我很快就进入全面自主的时期。
这段时间里,我浪费了很多时间,可以说不学无术,还用一些微不足道的理由去搪塞自己与其他人,所以会没有多少人接近我,当然,那时候的我也完全不在乎于此,我行我素。这是一件值得惋惜的事情,浪费的时间实在是太美好,但我并不后悔,因为没有这段蹉跎岁月,那现在的我或许也并不能真正的蜕变。
大二开始尝试做一些兼职,身陷颓废的我还是在做一些努力,直到到大三尝试去辉瑞面试实习生,意外通过面试后,竟开启生活费的自给自足。(超感谢带我的侠姐,对我可以说是再造之恩,但都很久没有和她联系,是时候打一个电话去问一下近况啦。)
生活费的自给自足是一个起点,从那时候开始,还不够成熟的我就已经喜欢上了独立的感觉,那是一种自由,会让自己对自我这个概念开始有一点认知,算是点燃了我看世界的第一把火,让自己借着这点光看看世界。
曾经,母亲常常和我唠叨说,让我赶紧努力工作,找一个女孩子带回家,然后买房买车,他们还能帮忙出一个首付,当然,那时候在成都,而且成都房价还没暴涨,非中心区域大几千一平。那时候,我就告诉他们,关于房子车子,无需他们提供支持,如果需要,我可以自己去努力。而现在,我到了厦门,妈妈就不再谈起房子的事情,因为我告诉她房价过了4W。
其实,我也不算完全独立,刚毕业租房子的时候找爸爸拿钱付押金,毕业8个月过后,租房子又找爸爸拿押金(理由很多,但实情如此),实在算不上完全独立,只不过我和父母都不太在意这些。
从大学起,我没有钱的时候,就直接找父母要,他们大多也不问理由就给我,而我也基本不曾乱花钱。现在,我对父母也如此,给他们买东西也不计回报,有钱且他们需要就买,没有钱的时候当然就什么都不买,尽力而已。
我觉得这样很好,不依靠对方,才能够独立的去感恩,才能独立的去爱他们。现在,我只是希望他们,身体安康。
理解与认同
在理解和认同这一点上,爸爸和妈妈给我的感受是相同的,因为一直呆在那座大山里,他们都不太能够理解这个外面的世界,一切关于外面的描述都只是道听途说,所以他们不能够理解和认同我的行为,比如从成都到厦门,妈妈就总是唠叨“怎么跑那么远”,我对此的回应一贯是努力倾听。
我特别感谢爸爸妈妈,因为他们尽管有不少的情绪或者看法,但从来不会阻止我做自己想做和已经决定做的事情。妈妈总是唠叨,但总是满怀爱意;爸爸则是很想理解我,尽管效果并不好,而且他总是劝阻妈妈倾述一些负面的情绪,也劝阻妈妈对我一些决定的唠叨,实在是太过贴心。
不过我也有很多做得不恰当的地方,比如过年之时,老家习俗会有一些祭奠逝去之人的活动,我对持非常不支持,虽然依旧会帮助父母完成这些活动,但是我会在众人面前告诉父亲“以后您怕是享受不了这待遇,我估计肯定不会做这么些活动”,父亲倒也不恼火,只是安安静静准备活动。后来我在反思,是否需要如此做。
事实上,我与父母间最大的不能理解与不能认同来自于世界观,他们的一生,为长辈为孩子而活,却独独没有自己,对于我而言,为自己而活几乎是一种本能,爱对方已经是一件极为难得的事情,我无法理解因为血缘就到了放弃自己为对方而活的境地,更无法认同,但我不说。在明白了双方世界观的差异之后,我几乎放弃,改变他们沿用了50年的世界观,实在是困难加残忍。
相互理解本就是一件极难的事情,何况生活环境与人生经历有如此大的区别,我只能说尽量理解,期待他们认同。
帮助父母获得某种「 自主生活」
这就如同上一部分所说:
改变他们沿用了50年的世界观,实在是困难加残忍。
他们只是在被动的适应这个变化的社会,也有一些变化,如:
- 妈妈学会了微信和我们视频聊天,但也会转很多不好的消息
- 父母的生活条件在逐渐改善,但是身体也日渐衰弱
- 他们开始养狗,爸爸会看电视剧到凌晨过(以前9点睡觉)
- ······
生活在改变,但是并没有获得「 自主生活」。
我劝诫父亲戒烟肯定有100次以上,他也经常答应我如何如何,但都未曾改变,后来都懒得敷衍我,只是不再我们视频的时候抽;我告诉他,要尝试运动,因为他的体重升的太快,很有可能会有高血脂和高血压方面的问题,但也置若罔闻;我让他们来厦门玩,出来看看世界,开始也托词说很忙,后来被我用言语逼在角落才答应看看,但至今仍没有动向。
当然,我在这方面做得确实不够,很多事情没有和父母讲清楚,耐心匮乏,也因为背景知识的缺失,确实很难讲清楚一些事情,双方都无可奈何。
关于「 自主生活」,我其实不太懂,只能说让爸爸妈妈尽量为自己而活,所以每次妈妈说“只要你XXXX(大多是结婚生子之类),我们就轻松啦”的话,我就会反驳一下,只是希望尽力让他们知道,该为自己而活,而不是我和哥哥。
关于深爱
我的父母在世间很平凡,但对我而言足够伟大,把我从一个受精卵养育到如今的样子,确实不易(说实话,佩服每一个生孩子的夫妻,那真的需要勇气)。
他们对我足够深爱,而我对他们,曾经不够理解,如今也只能是独立地爱他们,希望他们变得更好,但却并不能如他们那样付出如此之多。
我爱他们,未曾在言语中说过,文字却能表达出来,感谢文字与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