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落三:
原文:文子曰:夫人道者,全性保真,不亏其身,遭急迫难,精通乎天,若乃未始出其宗者,何为而不成;死生同域,不可胁凌,又况官天地,府万物,返(友)造化,含至和,而己未尝死者也。精诚形乎于内,而外喻于人心,此不传之道也。圣人在上,怀道而不言,泽及万民,故不言之教,芒乎大哉!君臣乖心,倍谲见乎天,神气相应征矣,此谓不言之辩,不道之道也。夫召远者使无为焉,亲近者言无事焉,唯夜行者能有之,故“却走马以粪,车轨不接于远方之外”,是谓坐驰陆沉。夫天道无私就也,无私去也,能者有余,拙者不足,顺之者利,逆之者凶。是故以智为治者难以持国,唯同乎大和而持自然应者,为能有之。
注释:文子认为:所谓的人之道,就是能够保全人之德行性命之术,才可以称为人道,能够行人道者,善于保全自身的本性和生命,尽量做到全生和不亏生,尽量避免死和迫生的情况,即使遭到急迫困难之时势,因为他精诚之至通于上天,也可以做到循道顺理,权变行事而不脱离人道之根本,那还有什么不能成功的呢?如果到了死生可以一视,就不会受到胁迫凌逼的威胁,又何况他本来就会效法天地之道,守天地之职,所以能够怀万物为己任,看透阴阳的变化,善于调和阴阳平衡,进而自己也自然而然到了死生齐一的境界。精诚之心充沛于内,信誉外发于四维感动万民,这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道理和状态。圣人在上治理国家,运用大道治理而清静无为,恩德润泽于万民,所以不言之教的教化,作用是非常可观的啊!如果君臣不同心,背叛欺诈的状态就会直达于天地之间,人心和天心也可以相互印证,这是不需要言语也可以表达人的意志的方式,不需要行走也可以使思想通行的道路啊。那么希望安抚远人的统治者应该用无为的方法,希望亲近身边人的统治者应该用诚信的态度,但是这是能够守雌道,行无言之教的圣人才能够做到的事情,所以老子说过:“希望施行德政的方法,是以德而不是以力,兵不加于四方而能怀德招远人”,这就是所谓的“坐驰陆沉”的神化方法了。天道就是既不随意偏帮什么,也不故意伤害什么,有能力者就会有余,乏能力者就会不足,顺大势而动就会顺利兴旺,逆大势而动就会阻塞不通。因此仅仅依靠个人智慧治理国家的方法无法长久维持,只有与大道同趋势、共命运而能够以清静无为来治理国家的方法,才可以长久的持盈保泰。
有言:人道合于天道,行人道必以精诚之心。
道也者,以无生有,故曰“生生不息”乃道之本意,其职也。道之运行,形象的比喻则为天地之道,于是天道生物,地道成物,天地之道亦是生生不息之道,其职也。而人道者,本以自生之道,随人之能力逐渐强大,于是兼有天地之能而小之,即在地球的自然环境之下可以行使的天地之功。如果有朝一日,人之能力已经超出太阳系、银河系,其影响可以扩展到广大的宇宙时空,那么人道的职责也会随之改变。但是,人道之本意终究不能脱离本体宇宙的道,即“生生不息”之原则。
是故行人道者,本于天地之道,本于生生不息之原则。而所以能全性保真者,本其精诚之故,本其生物、成物、利物,而不害物之心也。而治理国家与治理个人的道理是相通的。所以圣人之治始于治身,发于天下,而能行不言之教,使天下万民顺势而为,以清静无为而神化万民,于是近人来亲,远人来附,天下归心,自然而然之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