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晴
《中国诗词大会》的热度还未减退,央视又来了《朗读者》。这股清流捧上读书、朗读的真诚,第一期刚刚播出即圈粉无数。不求一期捧红一本书,这种纯粹的态度,一定能够引起人们骨子里对阅读、对朗读的渴望和敬畏。
不,我要说的不是这些。
昨天,我参加了《朗读者》的节目录制。
我来,不是谁的粉丝,不是谁的迷妹,若非我自始至终和书信、和文字千丝万缕的情愫,我不会甘心从城北穿越到城南,上午十一点半出发,晚上九点半到家,只做星光黯淡的舞台下一名可有可无的观众。没有手机,没有食物,录制的几个小时看似漫长,我向朋友调侃说,还好椅子舒服,要不然怎么可能坚持坐那么长时间。事实上,我的眼里心里一直被填充着,哪有时间考虑饿不饿。
进得场内,满眼星光璀璨,舞台延伸很远却并不是放眼无物,背景书架上书籍码得整整齐齐,顿时贪念四起,我要有这么多书就好了。一束束或蓝或绿或白的光打下来,错落有致,有如置身星空下,任思绪翻飞。舞台两侧悬垂着长长的珠帘,随灯光颜色变幻,工作人员走进走出,掀起一阵珠圆玉润的乐声。有书籍,有星光,天堂是否也这般模样?
舞台分前后两部分,主持人串场、嘉宾朗读在观众面前的第一现场;第一现场的门打开直接走进后面的第二现场,门一关大屏幕放下来,观众可以看到第二现场嘉宾访谈的直播。如此宏大的场地,摄影师必然少不了,机器也是无处不在,要试验多少次才能达到可以直播的效果?
七排观众席,我在六排一台摄影机旁坐下,留一个位子给摄影师。之后为了镜头需要多次调整观众位置,我一直没动,近距离看到镜头里的世界很是新奇。
不一会儿,摄影师老师弯腰穿过几排座位走来,在我面前停住,盯着我说:“坐我旁边,一不许鼓掌,二不许起立,三不许咳嗽,四不许大喘气。”他侧身坐下来,打开摄像机。我保证,肯定不动。想想播出节目时有我默默的一份功劳,成就感油然而生,端端正正地坐直了身子。
一个胖乎乎的男导播走上台,自称“主替”,代替主持人试灯光、试走位,调动现场氛围,介绍本场嘉宾,和观众互动,引导大家鼓掌、起立,拍一些镜头备用。摇臂摄像机像孙悟空的金箍棒一样,能伸能缩,台上台下随意招摇,观众为了能在屏幕上看一眼自己,脑袋都跟着摇臂转,那场面很是壮观。一打眼就知道这是个暖男。他提醒大家保持最好的状态,万一上镜了呢;保持和嘉宾的眼神交流,本场嘉宾有个导演,没准儿她因为一个善意的眼神就看上你了呢;每次演播暂停、准备道具的空档,他就走上台,和我们分享他的感受,还时不时讲讲小段子,解释几个摄影术语。
董卿和嘉宾的访谈刚刚开始,导演喊停,因为嘉宾的灰色格子外套“闪屏”。为了更好的节目效果,胖导播向现场观众求助,希望找一件黑色西装。观众互相推荐,有个男生的围巾成功进了嘉宾法眼。别人的衣服总是不合身,他进进出出四五次,终于选了件合适的黑色衬衫。舞台很大,真难为他了,虽然还很灵活。
下一个嘉宾要从观众席后面通过一道门走上舞台,访谈和朗读都要在第一现场完成。灯光一闪,舞台上多了两把方形椅子、一张圆形玻璃茶几,线条疏朗,形态简约,茶几上还有一小盆浅粉色摆花。珠帘响动,手捧各式鲜花的工作人员鱼贯而入,雍容的牡丹,俏丽的金菊,有盆栽,有花束。鲜花依次摆上茶几,董卿选中一盏天蓝色彩釉花瓶的白色郁金香,疏离却温柔,温馨又大气。后来才知道,这个嘉宾曾经是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胖导播介绍,很少有人能用“伟大”形容,而他当之无愧。
准备就绪,胖导播走下台换主持人上场。“咚——”话筒里传出的这个声音全场回荡,好多人纷纷涌上前,观众紧张得不住向前面张望。导演关掉现场音响,相比我们的好奇,工作人员的心情应该更为急切。一声“我没事”打破这沉寂,原来灯光太暗,胖导播下台一不注意被绊倒了。他感谢大家的关心,不停地表示他很好,他还年轻。董卿走上台,补充了另一个原因,肉厚。大家哄笑。接着董卿说,胖导播四十出头,每天拼命工作,前两天还在医院输液,医生叫他静养三天,没想到昨天他就回到了工作岗位,还要努力暖场,逗大家笑。观众纷纷为他鼓掌,用他教我们的方式。他赶紧截住:“别鼓掌,憋住,等嘉宾入场。”
我旁边的摄像老师似乎没有这么忙碌。他慢悠悠地拨一下镜头,转一下手柄,瞅一眼显示器,舒舒服服地葛优躺,除了我主动问“闪屏”什么意思,他很少说话。嘉宾上场,我疑惑地转向他征求意见,他也只是手指动了动,算是同意我起身鼓掌。趁他不注意,我抬头盯了一会儿他的显示器。镜头正停留在嘉宾扶着椅子的手上,正像一个老人拄着拐杖。是啊,为患者、为学生操劳这么多年,他已然不年轻了。那只手瘦削,粗糙,青筋突起,一点儿也不美,却透着一股坚毅,微微动了一下,在这样的舞台上略显局促。镜头滑到他脸上,他说话时每一寸肌肉的起伏都清清楚楚,即使情到深处他微微侧头,我还是看到眼里闪闪的泪光。每一台机器都是观众的眼睛,每一个角度都讲述着观众的注意力,怎么能说这是件轻松的工作呢?台下还有两个活动的摄影师,他们把机器绑在腰间,诠释了什么叫“举重若轻”。
录播前,我问摄影老师,录制一场节目要多长时间,第一期也就播了一个小时多一点。他说播78分钟,让我猜录制时间。我觉得两三个小时足够吧,他摇摇头,“至少乘以二”。事实上,本场录制下午一点开始,晚上八点半结束,连中场休息都没有。
录制7个半小时,演播78分钟,而他们幕后所付出的时间更是我们无法计算的。我猜不出如何选择主题,如何邀约嘉宾,如何准备幕后故事,如何布置现场,如何引导观众,如何剪辑制作后期,如何调控镜头、灯光、舞美,更不知道如何坚持每天工作到凌晨三四点,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78分钟之后,谁会记得剩下的6个小时,乘以几百位观众和工作人员?
有可敬的嘉宾,可敬的主持人,可敬的工作人员,可敬的观众,才能呈现可敬的节目。我们也要为自己鼓掌。
于2017年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