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如何在企业中行之有效的推行

很多人都苦恼在自己的企业中,看似很好的制度却推行不力,管理层大打折扣,员工层抵触,归根结底,是没做好以下几点:

1、高层要有榜样:

推行任何的制度,或者称之为制度体系的建设,都是从上往下逐步推进,以身作则是唯一法则。

很多企业制度推行失败原因:认为制度是给基层员工遵守的,而非高层;企业中要坚决消灭特权主义和官僚作风,唯有管理者遵循才能推动制度落地。

再者,企业制度也需要在推行中去不断完善与修正,也就是我们要允许可控的试错,达到制度所要求往往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高层要意志坚定,不要只看到眼前推行的难度,就开始摇摆,一旦确立的制度不能轻易废除。

2、中层要有共识:

中层之间必须要达成共识,认同第一,奖罚分明,制度执行决胜于中层,中层没问题了,基层就好解决。

有的企业中,制度的出台,根本没有经过中层的讨论而形成,高层直接拿出一个制度,告诉中层去要求员工按照制度执行,没有达成共识的流程与经过,可想而知推行的效果会怎样!

为什么中层不能有效的/不折不扣的执行落地呢,因为中层没有达成共识。

这里的共识,我们可以理解为认知:你的制度缺少了与中层的讨论环节,你的中层没有明白怎样去落地/执行/监督,没有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所以这是高层的问题,任何的制度执行前,都需要你对中层进行培育(达成共识的过程)。

3、基层要有贯彻:

基层对制度的执行(贯彻)效果如何,需要做到:

首先制度建设的本身是从员工出发,以人为本,激励为主。我们要摈弃那种以罚为主的制度,制度上也少尽量不要出现“不准、禁止、罚款”等字眼。

其次需要基层对制度有充分的理解(认知)。这就需要在制度执行前,由高层和中层一起,为员工进行制度解读,最终形成全员推行之制度。

我们顺便说下制度的制定流程:从上而下——从下而上,高层制度草拟后,从上而下进行讨论/修改,而后由从下而上进行制度的反馈,最终由高层进行制度确立)。

最后,检查和激励是保障基层执行的二大法则。再完美的制度,也需要人去推行,不同的人推行的结果也将不同,这就需要你打造强大的中层,建立行之有效的检查系统与激励政策,并将之坚持下去(你关注什么,就去检查什么,员工只做你检查的,不做你要求的);没有检查与激励的制度是没有生命力的制度。

在执行过程中,要建立简单的工具,便于检查。

总结:行之有效的制度推行需要我们在建立制度时程序是对的、内容是对的,中层基层是明白的,是达成共识的,检查与激励是坚持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