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蚊子有耳朵吗?”
在一旁玩玩具的儿子辰辰突然问我,我顿了一下,脑子里飞速旋转,想在30年的知识储备里找到一个答案,却发现,30年来连这样的问题都没碰到过,直到儿子今天提出。
“为什么问这个问题?”我先反问他,
“因为我喊它走开,它不肯走啊!”他指着旁边桌子上的一个小黑点。
辰辰的小脑袋里,装着很多天马行空的东西,经常会说出一些在大人认知以外,却又符合现实的东西。让人无奈的是,自己一个30多岁的人,居然回答不了一个4岁半小朋友的问题,自己甚至就连这个问题都还没提问过。
我很遗憾地告诉他,“爸爸也不知道蚊子有没有耳朵,我晚点去查一下再告诉你吧!”然后我又纠正他,“这是苍蝇,不是蚊子”。
正当我寻思,他会不会问苍蝇和蚊子的区别时,他只是“哦”了一声,继续玩玩具,似乎对这个回答不太满意。
辰辰他,不说他聪明吧,因为判断一个人“聪明”,似乎从来没有一个衡量的标准。但我认为他不蠢,他有一颗好奇心,他善于观察,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他遇到问题,喜欢追问个不停,得到一个回答还能衍生另一个问题,两个甚至更多。
所以他嘴巴老是说个不停,问个不停,我不回答他,他会问我五遍六遍,“是吗?”、“是这样吗?”、“对吗?”...直到得到我的回答,或者是我的不耐烦。当然,我不能烦躁,他需要的是倾听,需要的是我认真回答他的问题,即便我还不知道正确答案。
我们很容易忽视小朋友的问题,认为他们的重复,只是无理取闹,当然,我一句“闭嘴”,他就可以停止。不说大道理,我们只需要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孩子,我被这样怼了,可能下次我就不会有那么多问题了。
第二天,我上网查了资料,原来蚊子是有耳朵的:
“蚊子的耳朵长在头部伸出的两根触角上。每根触角的第二节里都藏有一个收集声音的器官,这些器官能够将外界传来的声音送到中枢神经。蚊子在飞行时不停地抖动触角,就是在倾听周围的声音。”
“还有苍蝇,苍蝇也算有,简单地说就是它身上有鼓膜,有声音时,鼓膜产生震荡,传递给大脑。”
当然,这种解释对于4岁的辰辰来说有点复杂,我只告诉他蚊子是有耳朵的,苍蝇也是。但他愣了一下,好像是忘了这回事,那表情,好像在思索:爸爸为什么要突然告诉我这个。他认真听完,“哦”了一下,算是给我的一个回复。
我发现小朋友的疑惑很短暂,当时他有强烈的求知欲,但过段时间后,好像人走茶凉,甚至都不记得了。这跟他们的“不开心”很像,上一秒还在哭哭啼啼,下一秒就开心地玩去了,但他们的开心却能延续很久。
忘记该忘记的,记得住该记住的,简简单单,这应该就是孩子们快乐的秘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