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2017年11月15日,我又看见了一条教师遇害的新闻。为什么是“又”呢?因为这种新闻并不是第一次见,我会关注自然是与切身利益相关,我是教师也是学生家长。近年来媒体的发展如何大家有目共睹,任何事都有成为热点的可能。但是大家更关注,更愤怒的从来都是强者对于弱者的迫害,大部分的同情者认为受害的都是弱者,单论师生关系,这被人千载传诵的关系,流传的都是令人称颂的美谈,宣扬教师事业的崇高,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学生是祖国花朵的可爱,少年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嗬,多么沽名钓誉的称颂。很多人肯定不知道一位教师要同时面对七八十位学生时的崩溃,很多家长也肯定不会知道您家小可爱在学校的举止行为。当民族的希望对上灵魂的工程师,这就成为了一场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战争。
各类矛盾集中爆发,师生矛盾也义不容辞地赶赴前线。先是各类教师性侵学生的丑闻,再是学生杀老师的新闻。这种极端的个例在不停地上演,一想到从教之后你所面临的每一个学生都有杀死你的可能真的有点胆寒。而且这样的事情还会因为他们是未成年人而变得不了了之。下面我就身边的真实案例发表一些个人的看法:
第一例:学生上课扰乱课堂,当堂教师说了他几句,这个孩子愤怒地从二楼跳下去,腿骨骨折,然后该教师被辞退。
第二例:学生挑衅老师,围殴老师,老师被打成了脑震荡,还被通报批评。
第三例:考试时教师抓到学生作弊,害学生丢了面子,又因为学生家里有权有势,该学生家长要求教师下跪道歉,并动用关系将该教师调走,学校无作为。
这一件件,不知道该不该指责的事件,让教师觉得很寒心,我想指导着你前程远大,可你的心里住着罗刹,不知边远县城的教师们是否应该庆幸没有发生过如报道里的极端事件,或许发生过我却也并未听闻。
新课改之后,提倡鼓励教育,彰显自我。他们有没有自我我不知道,但在不够沉稳的年龄不能够清醒地辨别是非的时候,他们的求异会不会让他们更加目中无人?桀骜难驯?而所谓的学生观全都是告诉和要求教师应该如何如何对待学生,忘了要求学生及家长该如何对待教师。所提倡的“因材施教,求同存异”过度地突出异而忽视同,从而让孩子们忽视了自己是学生这一根本问题,凭借自己的异无规矩无方圆,也目无尊长。这样的策略这样的机构,让学生和教师时时刻刻觉得紧张。大多数人认为教师领着全年的工资有寒暑假,有什么委屈,这是多轻松多好的事儿。
就连孩子的家长,带一个孩子尚且觉得力不从心却也来指责教师没有教好他的孩儿。我的孩子交给你了,你教不好就是你的失职跟我及我的孩子没有关系,你没有赢得学生的尊重没有教好学生是你的失职。请让我借用一句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高素质高道德高品质的人除了教师的教导还有家庭的影响及自我约束,不要站在道德高地去指责别人,任何群体都有行业败类,但是请相信你不会一直处在倒霉的点一直遇见败类,我也相信我即将遇见的学生们都是可爱的孩子,家长都是懂理有度的。祖国花发否?从来不是教师这一个群体的责任,但是也不要忽视这些潜在的责任和矛盾。不卸责,不徇私,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正义感。是对孩子最好的警醒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