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在《诫子书》里写道:“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可见远大理想对于一个人的指引作用非同小可。
乔治的第一个人生理想是作警察,警察很威严,可以开警车,可以抓坏人,有时还可以悠闲地坐在小区大门口,边抽着烟,边向进入小区的人们“开枪”。可能鉴于这种原始崇拜,乔治立志长大后要作警察,每次有人问及他的理想,他说到警察两个字的时候,都是一脸严肃,字字铿锵。
今天早上,妈妈和姐姐起床后,乔治还在呼呼大睡。奶奶忙活好家务,忽然想起来要去看看乔治,防止踹被子、悬到床边等事件发生。奶奶上去不一会,就抱着乔治下楼了,边走边说:“宝宝今天起床表现很好,没有哭,也没自己跑下床。”
乔治见到妈妈,又重复了一遍今天自己的出色表现:“妈妈,今天我没有哭,也没有跑出来。”满脸洋溢着对自己的赞美。“真棒!”妈妈赶紧应和一下,接着埋头干饭。
姐姐和妈妈快出发的时候,奶奶在和乔治聊天:“你长大了作什么呢?”奶奶问,“开翻斗车。”乔治不假思索地回答。妈妈一听,不开心了,以前不是说要作警察吗,怎么开起了翻斗车?虽然孩子的理想只是随口一说,在妈妈心里,总是会不自觉地把它想象得梦想成真。 脑补着小北开翻斗车的画面,妈妈开始了积极了引导:“乔治不是要作警察吗?”“我不要作警察,我要开翻斗车,翻斗车真好看。”
小北“千磨万击还坚劲”。妈妈努力思索着除了警察,乔治还可以作什么,或者说妈妈希望他作什么。“我们当飞行员好不好?”妈妈一直觉得男生飞行员特别帅气,所以希望乔治长大后,可以成为妈妈希望他所成为的样子。
“不要,飞行员是丑八怪,我要开翻斗车,翻斗车真好看。”乔治“任尔东西南北风”。每次回答,乔治都遵循了“黄金圈法则”,“WHAT” and “WHY”,逻辑思维顶呱呱。
妈妈自觉很受伤,心想既然离不开翻斗车,那咱们就作翻斗车的设计师也行。老母亲目前的格局,真心接受不了乔治今后作一名翻斗车驾驶员。
从警察,到翻斗车驾驶员,乔治的理想天马行空,但至少咱们还是“有志幼年”,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