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看了刘若英执导的《后来的我们》,繁华的都市中,剧中井柏然和周冬雨居住房子的环境。而且时常贫穷的连房子都租不起,不得不搬家。
让我想起我刚出来工作时找房子的经历,在外地工作的朋友们大部分都选择租房,说起合租房,就说说我在一个一线大城市的这几年了。
2012年时我在广东某个一线城市上班。工作的地方离市区很近,坐半小时公交车可以到。
那时我在一个电脑公司上班,公司主要是做电脑的主机,再就是其它品牌一些笔记本。
01
刚去时我住宿舍,宿舍处在一座山脚下。旁边没多远就是区政府,再前走十几分钟就是海关。那里到处都是高楼大厦,繁华的商业大街。
但我居住的宿舍只是繁华角落里的一栋破楼。破到什么程度,地板都碎了,墙都掉皮了。有的地方电线都露出来了。
还是那种老式的集体浴室,有的地方水管漏水地上都长满青苔。
估计现在都拆了吧,毕竟城市发展的太快了。
02
我第一次在那里租房是因为妹妹大一时放假过来玩。租的是那些富人区中不起眼的旧楼,房租每月800,加上水电管理费还有网费每月差不多1200。
那种老房子三个房间并列,没有客厅,共用卫生间和厨房。那间是其中最大的一间,放两个上下铺也很富余,另几间就很小了,旁边那间最小只能刚好放张床。
后来房租涨的太快,就决定重新再找个空间小点的可能要便宜点,租期还没到期,提前一个星期那房东就让我们搬出去。
上班又没时间去找,也很难找到合适的。那几天只好把东两放在同事家,住了几天旅馆一天一百多。
03
周末时勉强找了一个先住下,不到六十平的空间里有三室一厅,可想而知房间有多小,客厅还住着一对夫妻在楼下菜市场扫地。
房东把原来的厨房和客厅都改成了单间。从大门走进去就是幽暗的走廊,走都走不进去。因为没有新鲜的空气,到处散发着各种异味。
平时碰见也不说话,洗涮完就关门呆在自己房间不出门。那房东不实在,月底下来光水电费就收我三百,简直是黑房东。
住了不到三个月就决定再去找,连押金也要不到。
04
终于在一个大型超市对面找到一个觉得满意点的。虽然是用客厅隔出来的,两面墙,一面是门,另一面是推拉门,但是胜在推拉门外面是阳台空气好,光线足。而且房东人很好,住那里的人都不错。
外面是马路有点吵,阳台上房东种了很多花草。还养了只鹦鹉,每天学着外面车子刹车声,喇叭声。逗下还会说四川话。
我生日时还买了几条金鱼养着,后来全部被我喂撑死了。
再后来,我来到了一个三线小城市,来这里都快五年了,其中也有几次想回那里工作。去了几次都没有合适的房子,房价也是翻几倍的高,就不在想过去了。
05
找房子那一个月真是怎么样的房间都见过。
我的一个同事住的还是用一间卧室改装的,中间放个隔板。只能放个上下铺,剩下的空间连一张瑜伽垫都放不下。都要五百块一个月。不是她不想住大点,是真的找不到。那里房子太紧缺了。
有很多同事都是住在离工作很远的郊区,郊区的房子便宜差不多一半,空间也大的多,也不用和别人共用厨房和卫生间。
不方便的是每天上班差不多要坐一个多小时的车程。那时还没有开通地铁,有时有急事加班到半夜,只好打的士回家。
有的中介更黑,有一个同事刚刚过来不了解行情,找中介找了个一房一厅的半旧的房子,房租1500还要收1500的中介费。后来她才知道被宰了。
虽然很多人都觉得大城市好,遍地都是黄金,到处都有发展空间,但是我要说的大城市生活压力大,还不如小城市生活的愉快。
我在满心疲倦之中,灰溜溜地离开了这个我曾经充满向往的地方,终于明白我不适应那个快节奏的城市,所以我逃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