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改变消费观念开始
我不会在一开始就告诉你,去学如何买基金股票,而是奉劝先改变自己的消费观念。
如果你月入2万,还非要去买Chanel的包包。那么,假设你有股神巴菲特一样的收益,也会很快把它败光的。
所以,学习理财的第一步,是“改变消费观念”。毕竟一直月光什么理财产品也买不了,得先有钱才能去投资啊!
如果你之前对于任何理财知识都没有了解,甚至还是月光的话,建议先从存下收入的5%~10%开始做起。而且,不是等到月底才存下,而是工资一发下来就赶紧把它存存好。
如果怕自己不小心花掉的话,可以选择一些有定投功能的理财商品,每个月时间一到就自动从你的账户中扣款。很多花钱的行为都是冲动消费,这种灵活性不那么好的储蓄方式反而会克制你的消费欲望,达到存钱的目的。
学着记账。
记账不是为了记流水账,而是为了分析自己过往的消费行为,来指导未来即将产生的消费。
消费品可以被分为“必要的”、“需要的”和“想要的”三类。
“必要的”
就是要满足生存不得不花的钱,比如吃饭、交通、通讯、按揭或者房租,这部分的钱是很难省下来的。
“需要的”
这是买来能够让生活质量有所提高,但是不买其实也无妨。比如说一天喝一杯星爸爸,一年下来就是一万块(有一个金融学专业名词叫“拿铁因子” ,就是指这种看似不起眼的零散花费)。
“想要的”
期望消费通常对于你现在的收入水平来说有点高,你可能需要攒攒钱才能买,比如换台新车啦,出国旅行,买一个奢侈品包包之类的。
记账就是为了找出哪些钱花在了“必要的”,哪些花在了“需要的”,哪些花在了“想要的”。必要的一定满足;需要的减少拿铁银子;想要的适度满足,作为对自己达成某项成就的奖励。
如果你的乐趣就是逛淘宝,每天去看聚划算、拼多多、天天特价,感觉啥都想买,反正也不贵就下单了,一个月下来花了好多钱,买来的东西都很鸡肋,或者后来发现没必要。(所以劝告大家不要每天去看秒杀打折什么的,有明确想买的东西再去网购!)
了解投资和投资风险
下面这张图叫做“投资风险图”,列举了市面上常见的各种投资品,越往上走风险越高。其实定期存款也是一种投资品,只是利率比较低罢了。
投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原则:不懂的不要碰!不懂的不要碰!不懂的不要碰!**
如果你看到这里觉得,理财好麻烦,不想继续学了。OK,那有了正确的消费观念,就算你不指望靠投资赚钱,只要你努力工作、不乱花钱,也不会继续以前那种月光生活了。但是,千万不要觉得很容易就能赚大钱,有这种心态的人多半会成为骗子下手的对象。
下面来详细地讲讲常见的投资品各自的特点。
货币基金的运作方式大概是这样的:基金公司把大家的钱汇集起来,拿去买银行的定期存款、大额存单。因为金额很大,存银行肯定和我们小储户存一两万是不一样的,就可以和银行谈判,拿到更高的利息。因为货币基金的主要投资方向是银行存款,所以是很安全的。一般来说,除了特别重大的经济危机,或者银行接连倒闭,否则是不会损失资金的。除了大部分用来投资银行存款之外,基金公司也会投资诸如债券、票据之类的,所以不同品种货币基金收益会有一点小差异,但是不会差别太多啦~
国债逆回购本质是一种短期借款。借款大家都懂吧,国债逆回购就是企业急需用钱,于是就把自己手里的国债当作抵押品给你,你把钱借给他;到期企业还你本金和利息,你再把国债还给他。
债券根据借款主体不同可以分为国债、地方政府债、企业债。简言之就是国家、地方政府和企业向人民群众借钱,约定一个还款日期,到期支付本息。国家和政府借钱嘛,自然是风险很低的;利息……当然也很低了。
基金和股票是小伙伴们最熟悉的,但是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基金、股票涨跌背后的机制是什么。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帮助大家了解一下股票。隔壁老王想开店,需要20万块,但是他只有10万,钱不够,于是来找你借钱。于是你借给他10万,说,“这钱你不用还,但是以后你挣了钱,一半的利润是我的”(当然了要是这铺子倒闭了你钱也收不回来),于是你就成了这家店的股东,占股50%。简单来说,当你买入一家公司的股票,就成为了这家公司的股东。能不能靠这家公司的股票赚到钱,取决于这家公司的经营状况。
但是你不知道该买哪个公司的股票,怎么办呢?这个时候有一个人出现了,他就是“基金经理”。基金经理说,“我有丰富的投资经验,我来帮大家买吧”。基金又根据投资方向的不同分为不同种类:大部分钱用来投资股票的就是股票基金,大部分钱用来投资债券的就叫债券基金。因为属性不同,债券本身风险更低,所以债券基金风险也比较低;股票基金的风险是比较高的,因为本质上还是在买股票。股票基金又包含被动投资的指数基金和主动投资的主动股票基金了,支付宝APP首页经常推荐的就是这种基金,你买了它就相当于买了基金经理帮你选好了一篮子股票。至于是赢是亏,要看这个基金经理选的怎么样了,不过我通常不相信推荐……
P2P就是个人借钱给个人,或者个人借钱给企业。P2P平台就是进行这种小额资金直接融资的交易场所。按理说,只要大家都遵守秩序,这应该是一种很受欢迎的借贷方式。但是,由于国内目前体系还不完善,你并不知道拿了自己钱的企业是去投资还是挥霍了,也不知道它是否有能力还钱。此外,P2P行业监管本身也不到位,有的P2P网站本身就抱着捞一笔跑路的想法去做的。之前的中国e租宝坑了不少人,关于P2P的骗局可谓层出不穷。并不是说所有P2P公司都是骗子,只是大家投资之前一定要谨慎再谨慎,看清楚资质、担保、托管等关键信息再投资,不要被所谓“低风险、高收益”的广告蒙蔽了双眼。
原油期货、贵金属、实业收藏品都是风险极高的投资,不懂的朋友不要轻易尝试。原油宝割韭菜的事情别忘了。
投资知识是必备的
如果你风险承受能力比较低,那就把钱放在货币基金中,买债券,买个国债逆回购。这是几乎不会赔钱的。但是如果你不满足于仅仅比银行利率高一点的收益,那就要好好学了。
比较常见的投资方式当然是买股票和基金。我自己的专业,决定了形成了自己的投资体系,不敢说很完善。但是因为绝大多数投资者不是金融相关专业出身,所以这里只和大家讲讲基金和股票的简单逻辑。
上一部分和大家阐述了基金的运作机制,其中的关键人物当然是“基金经理”啦,因此如果你想买主动基金,一定要先去看这个基金经理的以往业绩。注意,不能只看这支基金的历史,因为同一支基金是可能换基金经理的,如果它以往的业绩优秀,也可能是因为上一次的基金经理厉害,说不定现在换人就凉凉了呢。除此之外,还要看基金规模,尽量选择规模较大的基金公司。
再来说说股票。前面说了,买股票其实买的是股票背后的公司。股票收益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股东分红。就像前面举那个隔壁老王开店的例子,只要有盈利,那盈利中就有一部分钱是属于股东的。另一个就是“低买高卖”带来的收益。有效市场假说认为“价格是合理的”,即公司的股价反映了公司的价值。但事实上,某些因素会导致价值被低估或高估,投资者可以在股价低于公司价值时买入,在股价高于公司价值时卖出,从而获取中间利润。听起来有点抽象,举个栗子好了:
比如说,豆你狠的故事,你平时有喝绿豆汤的习惯,经常去超市买绿豆。突然有一天(好多年前),有健康专家声称“绿豆包治百病”,于是所有超市的绿豆价格疯涨,从原来的10块钱一斤(我随便编的)涨到100块一斤,你愿意花100块钱买吗?又过了一段时间,有人声称喝绿豆汤会得癌症,于是绿豆价格暴跌到1块钱一斤,你愿意花1块钱买吗?
价值投资的基本原理就是上面的逻辑。如果你知道绿豆只是一种普通的食物,既不会包治百病也不能致癌,而且它只值10块钱,就不会冲动消费。换做是公司,很多人就不懂这个道理了,绿豆(股票)涨价的时候他们觉得“涨价这么快一定是好东西”,价格下跌的时候又恨不得赶紧卖掉。想一想,某金融APP是不是经常在首页给你推荐 “最近1个月涨幅XX”的股票/基金呢?
要判断这支股票该不该买,是需要做很多功课的(真的是很多)。比如说要判断一个行业的发展情况,因为有的行业相比其他行业更容易赚钱;有的公司一段时间低迷,一段时间发展不错;要去读公司财报,看它的主营业务、商业逻辑、盈利能力等等;还要看它的护城河,看赚钱能力是否可持续,是开两天就倒闭了还是能长期存活。投资股票是“艺术、科学与调研”的结合,只分析财报、只看行情或者仅凭直觉都难取得好的收益。
学习理财,实际是投资自己
如果你学会了投资,年化收益能达到30%,已经是一个超级高的收益率了。
但是,要是你能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收入增长的速度可要比1.3倍快多了。读书、学习、考证的事情,就是这样。学理财可以提升你的收益,而投资自己能增加你的本金。
理财作为一种技能,和学习任何知识一样遵循刻意练习的法则。多学、多练、多思考,和比自己掌握的更好的人讨论,这些都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通路。
一直觉得,30岁以前最重要的是“成长”而非“财富积累”,30多开始赚钱也不会晚,我现在所做的工作也好、理财也好、萌发的写作念头也好,都是探寻自我的一个过程,是为了让自己日臻成熟。学习投资是为了规避风险,同时也是为了正视风险,敬畏世界的不确定性。
总结
有朋友问我,到底怎么理财,那就简单总结如下:
1.如果你觉得学理财好麻烦,那就学一下记账和存钱就可以了,至少能帮你摆脱月光。
2.介绍了好几种投资品,忘记的话拉到前面看一下它们各自的特点吧~
3.买基金就是买基金公司,买基金经理的策略,需要分析基金公司,基金,基金经理的历史状况,投资风格,收益状况,稳定性。
4.买股票就是买入一家公司成为它的股东,需要分析该公司的商业逻辑、盈利能力、护城河等等。
5.投资自己才是回报最高的。
待续...
《一个Excel计算器就可以告诉你,你离财务自由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