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比像是食物中的糖,食多则腻。
“在电梯上,海立始终没开过口。到了街上,他推着脚踏车慢慢地走,车夹在他们两人之间。小寒心慌意乱的,路也不会走了,不住地把脚绊到车上。强烈的初秋的太阳晒在青浩浩的长街上。已经是下午五点钟了。一座座白色的,糙黄的住宅,在蒸笼里蒸了一天,像馒头似地涨大了一些。什么都涨大了——车辆,行人,邮筒,自来水筒……街上显得异常的拥挤。小寒躲开了肥胖的绿色邮筒,躲开了红衣的胖大的俄国妇人,躲开了一辆硕大无朋的小孩子的卧车,头一阵阵的晕。”
“小寒闹了一天,到了这个时候,业已精疲力尽,竟扭不过她母亲。雨下得越发火炽了,
拍啦啦溅在油布上。油布外面是一片滔滔的白,油布里面是黑沉沉的。视觉的世界早已消灭了,余下的仅仅是嗅觉的世界——雨的气味,打潮了的灰土的气味,油布的气味,油布上的泥垢的气味,水滴滴的头发的气味,她的腿紧紧压在她母亲的腿上——自己的骨肉!”
上面两段文字摘自张爱玲的小说《心经》。18000多字的短篇,不妨多读几遍,也不妨隔段时间拿出来闻闻,她文字的气息确实能够让人心醉。止庵曾说,她和周作人是小许几个在金字塔顶端舞文的人。
张爱玲的排比用得非常克制,整篇小说只有这两处。看得人非常惊艳,尤为珍惜,不惜摘抄下来玩味。第一处用在小说的高潮处,小寒知道心爱的父亲跟她的好友绫卿在一起,海立来跟她告别时,她找借口跟着海立出了门。在街上,小寒的所看、所想、所触,在张爱玲的笔下仿佛都沾染上了小寒的情绪。“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句排比用在此处,恰好升华了小寒的情感,也将读者带到一个情不自禁的地步。像贝多芬协奏曲中的华彩乐段。
又一处华彩乐段。许太太找到小寒,强拉她坐上了黄包车。闹了一天的小寒心有不甘。但又不知如何是好。她们沉默地坐着。谁也没有开口说些什么。外头的雨势不依不绕。倔犟的女孩陷入一个无比落寞的世界,空洞而灰黑的世界,脑中一片空白,被雨水清洗一般,鼻翼呼吸的空气,竟然是这般气味。第二句排比像是从黑白琴键中敲落下来的,一短一长,一轻一重,五重奏般叠加在一起,音乐感无以复加。此时刻,小寒心绪中的五味杂陈也得到深刻地临摹。
排比像是食物中的糖,食多则腻。张爱玲深谙此道。两则排比都用在刀刃上,文字的电光石火像烟花绽放,迷离又迷幻,可爱又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