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200天,我写下二十万字垃圾

如果文字也是垃圾,该如何给它分类?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也不知道是谁在我的心里种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那是一个关于文字的梦想,它带给我一种朦朦胧胧的小欢喜,实实在在的小确幸。

——《靠近梦想从现在开始》

这是刚来简书不久的我写下的一段文字。那时的我,因重拾文字的梦想而欢欣不已,并且怀着一颗坚定的心踏上了日更之旅。

二百个日日夜夜就这样在与文字的耳鬓厮磨中倏忽而逝。回望走过的路,这颗因靠近文字而蠢蠢欲动的心仍火热、赤忱。

我也曾怀疑过自己写下这些文字的实际意义,也曾遭到家人无情的嘲笑和不屑。从现实的角度看,这样的文字的确一钱不值,用砍柴老师的话说,也许就是一堆“垃圾”。

然而,我热爱它们是为了拿它们换钱么?如果不是,那又何必在乎文字的实际价值。

用文字记录生活,表达情感,反思自我,助力成长,也许这就是对我个人而言最大的价值。它们在别人眼里是好,还是坏,似乎没那么重要。

自从开始写作,我确实感受到了一些神奇的变化。自己那颗迟钝的心慢慢苏醒,敏感逐渐增加。

我开始关心身边的一草一木、关心来来往往的陌生行人,留心小区的孩子,关注路边的老人….我想把他们都写进文字,把生活变成故事。

每日的写作也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规律和自律。为了给写作留出时间,工作和日常琐事的效率也在不自觉中提升;睡眠时长缩短,睡眠质量却有提高…...

且不说写作所具有的实际意义;仅仅是这些变化都让自己觉得生活焕然一新。

砍柴老师说,四年时间,他在简书写了一百万字的垃圾,从中提炼出了10万字的书稿。

我毫不怀疑,自己现在写下的这二十多万字也是“垃圾”。可,只要能从中获得哪怕只有一千字的价值,那也是值得的。

写下去,垃圾还有转变的可能;不写,垃圾永远只能是垃圾。而我坚信,唯一能够让自己不再写出垃圾的方法,就是继续再写这样的垃圾——前提是不引起自己和读者的反感。

况且,读书和写作是目前为止,我认为最有意义的支配时间的方式。

除了工作和日常生活之外,每天留给自己的自由时间,如果不用来读书和写作,又能用来干什么呢?我回想过往的日子,这些所谓的“闲暇”时光并没有在脑海里留下多少的印记。

而至少,现在我还有这些文字值得去回忆。

写作的过程中,我也更清晰地认识到这些“垃圾”产生的原因:语言的蹇涩,思想的凝滞,想象力的匮乏,都是摆在自己面前需要去克服的难题。

读书、写作、观察、思考,只有长期积累下去,才能有些许突破。

当然,我理想的写作,绝不仅仅只是为自己,也不是为了写而写。只是这样的理想,还过于遥远,我会把它好好地放在那里——为了有一天,不再写出这样的垃圾。

无论是不是垃圾,还是有一份小欣喜在心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