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敏希望一家三口移居国外,但是纳德坚决反对,原因是纳德的父亲患有老年痴呆症需要照顾。两人为此对薄公堂,准备离婚……”这样的简介会让你怎么揣度《一次别离》?我以为是一部伊朗版的《克莱默夫妇》呢,其实不是。纳德和西敏的离婚是《一次别离》的由头,影片想要告诉我们的,是被纳德和西敏离婚事件裹挟进去的各色人等与心魔作斗争的过程。
因为想要离婚,西敏搬回了娘家,纳德那罹患了老年痴呆症的父亲因此无人看管,纳德不得不找来护工,护工名叫瑞茨。穆斯林大概是不允许一个已婚女人去别人家当护工的,瑞茨因为家境窘迫而不得不做的一个选择,把自己变成了一块硌人的小石子,让纳德一家和自己一家都因为疼痛或刺痒不得不备受与心魔作斗争的折磨。
瑞茨做护工的第三天,纳德得便早回家,发现瑞茨不在,被绑着的父亲摔在地上昏死过去,抽屉里的钞票不翼而飞。气恼中瑞茨回来,为了瑞茨的脱岗和丢失的钞票纳德和瑞茨争执乃至推搡起来,瑞茨摔倒流产。女儿特敏的家庭老师曾经在纳德的家里跟瑞茨谈到过怀孕一事,纳德到底听到了没有?如若知道瑞茨是个孕妇纳德还雇用她做家庭护工并将其推倒在地,等待他的是3年监禁。为了甩掉3年监禁的可能,小半部电影以后纳德就一直为之纠缠着。
瑞茨的确是被纳德推了一把,可是前一天出门寻找趁她不注意溜出去的纳德父亲时被车撞了才是她流产的真正原因。丈夫已经被债主几次送进监狱,如果拿到纳德赔偿的1500块钱,家庭的窘境暂时可以摆脱,瑞茨的纠结是要不要跟法庭实说自己为什么会流产。
特敏,11岁的女孩,很聪敏。根据爸爸跟人说话的蛛丝马迹,她判断出来爸爸不仅知道瑞茨是个孕妇,还在事情发生以后多次寻找她的家庭老师和邻居窜供,以期在法庭上占优。高级的是,影片没有直白地表达纳德是如何窜供的,而是让特敏质疑:“你为什么要给他们打电话?”纳德:“是为了告诉他们法庭要来麻烦他们,让他们在法庭上说实话。”“既然是说实话,何必事先打招呼?”可是,当纳德告诉女儿自己的种种行为只是为了逃避3年监禁好继续照顾生活已无法自理的爷爷和她时,11岁的特敏在法庭上给出了对父亲有利的证据。
影片结束在瑞茨的家里。纳德已签出1500元支票,附加条件是让瑞茨手捧《古兰经》发誓的确是纳德的一推导致其流产的。这一附加条件让瑞茨崩溃,瑞茨的崩溃让瑞茨的丈夫崩溃,,这让无论如何不肯发誓瑞茨怒吼道:“你们(纳德和西敏)为什么到这里来?你让我以后还怎么在这个家里生活下去!”这时候,一直被瑞茨带在身边的小女儿怨恨地盯视着纳德和西敏以及刚刚还跟她欢快地玩在一起的特敏——含义复杂。
早就应该看《一次别离》了,上一次在《万箭穿心》和《一次别离》之间选择了前者,理由是又一部《克莱默夫妇》再好又能怎样?事实上,这部伊朗电影借助夫妻分道扬镳这个壳,包裹起来的是时下伊朗错综复杂的社会现状,诸如养老、移民、贫富差距、穷人的地位、中产阶级的疲惫等等等等。观众看《一次别离》,好比是自己去打开这个包裹,可以从中选择自己欣赏的角度细细品味——事实上,这部小成本电影故事编得相丝丝入扣、演员的表演精当、镜头语言也很流畅,尽可以满足各种口味的观众。不像《万箭穿心》,虽说已是国产影片中的佼佼者,演员也很出色,但是编剧的漏洞让其不像《一次别离》圆润得像一颗放出悠远光泽的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