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时光,与先生看了《摔跤吧!爸爸》。随着剧情的演进,电影里父女感情戏让我哭的稀里哗啦。曾经国家级摔跤运动员马哈维亚·辛格·珀尕为生活所迫,放弃了摔跤梦想。心里一直希望有个儿子帮他完成毕生夙愿:为印度赢得世界级冠军。
但“天公不作美”,他妻子生了四个孩子都是女儿,他十分失望。一次偶然机会,他发现两个大女儿是具有摔跤的天赋,她开始刻意训练女儿的摔跤术,尽管家人和社会上的人都反对他:
“女儿是要嫁人的。”
“女生怎么可以摔跤摔得过男生呢?”
但是他以自身行动引导女儿走上摔跤之路,在女儿摔跤冠军之路上,对女儿为印度赢得世界级冠军是积极期待、引导、培养的。
正是他对女儿期待与信任,让女儿异于印度寻常人家女儿——在印度,法律上规定,女性满14岁就可以结婚,为此大多数印度女孩,从小就是在家里做家务和烧饭,然后早早就嫁给从未见过面的男人,接着就是相夫教子,一辈子与扫帚炉灶相伴的生活。”,一步步走上世界级摔跤冠军舞台。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父母理想,电影里两位女儿在摔跤上创造奇迹,离不开父亲对她们女儿未来造就暗含期待和为此付出精力、心血、情感:
在刚踏上摔跤之路时候,两个女儿对父亲的魔鬼训练不理解以及非常抵触,家人及社会热嘲冷讽下,坚信俩女儿是摔跤的“好手”;
在让女儿参加跨性别男女摔跤比赛上,女儿遭尽了嘲笑、奚落,他坚信女儿确实不比男人差;
在女儿吉塔向英联邦运动冠军发起挑战,他鼓励她:“你的策略只有一个,就是夺取冠军让人记住你”,“你的对手不仅是那个澳大利亚选手,还有那些歧视女性的人!”,激起女儿吉塔满满的斗志。
在教育上,这部电影给我们启示:期望与信任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虽然无形,但能产生惊人的效应。
在心理学上,这种效应称为罗森塔尔效应:满怀期望的激励,也称作“期待效应”,期望是对自己或他人的一种判断 ,希望自己或他人达到某种目标或满足某种行为预期 。
美国著名人际关系学大师卡耐基,很小母亲去世,缺少管教的他十分调皮捣蛋。他的父亲在继母进门当天指着卡耐基对他说道:“他可是全镇最坏的孩子,你以后可得提防着。”继母走到卡耐基面前,温柔的摸着他的头,说到:“他怎么会是坏孩子呢,我看他应该是全镇最快乐、最聪明的孩子。”这一句简朴的话,一直激励着他努力向好,成为动力。
一朋友小孩三岁时候,因为幼小不懂事,抢妹妹的米糊吃,不得满足而大发脾气,直接把抢到米糊倒进垃圾桶。其后,家人多次在人前提起这事情,并为其贴上“脾气不好”标签。大家越是这样说,她越叛逆,无论怎么教导都不能与妹妹和睦相处,有时候还大打出手。
如果小时候偶尔犯错而被贴上“不良少年”标签,这种消极的期待会引导孩子们,使得他们越来越相信自己就是“不良少年”,最终走向犯罪深渊。
可见,在孩子心中具有威信的家长、老师对孩子积极期待或评价与真诚的赞美是孩子成才的助推器。相反,不良的期望或评价可能会导致孩子走向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