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肯定知道爱迪生说过:
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
不过后面其实还有一句
“但这百分之一的灵感才是最关键的”,
爱迪生是被鸡汤了。
庄子也被鸡汤过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你听着像是教你活到老学到老吧,
其实后面还跟着一句——“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用有限的人生追求无限的知识——难道不是死定了吗?
其实爱迪生和庄子的观点是很类似的
—— 需要努力,但别傻努力,要建立在灵感之上;
需要学习,但是别看什么学什么,要建立在才干之中。
那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才干”
——这到底是一句励志的鸡汤还是真的确有其事?
我们从大脑的发育开始说起。
大脑——倒着生长的神经网络
大脑是人体很独特的一个器官。
大脑只占体重的2%,却消耗了近25%的氧气量,更有趣的是大脑是人体上唯一一个倒过来发育的器官。
它在前期的时候最复杂,然后逐渐变得简单。
从你出生后60天开始,大脑就开始发展一种叫做神经轴突(axon)的东西,链接周围相关的神经细胞,形成很多回路。
当一个刺激链接两者的时候,神经回路就进一步增强。
当你发出“mama”的声音,妈妈应声而来,你脑子里面的“mama”就和“妈妈”的样子联系起来了,未来还有她的声音、气味、反应方式……
你的大脑不断地发生这种联系,记忆在储存、细胞在链接、回路在增强。
在以后的3年中,婴儿的大脑会发展出全世界最复杂的网络——1000亿个脑细胞,每一个细胞都和另外1.5万个相连。
(数据来源:《现在发现你的优势》)
这是怎样一个概念呢?
不妨做这样的狂想:
假如地球上70亿人每个人都在上微信,每人又有1.5万个微信好友,而且他们同时在线聊天;
需要有14个这样的地球网络才比得上一个3岁孩子大脑里的神经网络。
这是人类大脑最复杂的一年。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大脑的神经网络会逐渐减少
——有一些刺激反复出现,这些细胞中的神经链接则越来越大,越来越强,逐渐变成了你脑子里的四车道、长安街甚至高速公路;
而另一些链接从诞生以来,从来没有人走过,逐渐变成了小胡同,或者死路,慢慢枯萎。
接下来10年的每一天里,在外界刺激和内在基因的共同作用下,我们脑子都在发生这样天翻地覆的“城市改造”
——一些神经回路被强化、一些被弱化、一些则完全消失。
整个脑子的神经通路会减少, 在你16岁那年,你脑子里的神经网络链接的数目只剩下原来的一半。
这就是大脑倒过来生长的过程。
不过放心,你并没有比小时候变得更笨——这只有一半数量的通路,却传输着比以前多10倍的信息量,因为每条通路的神经联系都变得更强。
就像北京、巴黎、纽约、罗马……
不同的大城市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城市格局,并且逐渐定型一样
—— 在16岁的时候,每个人的大脑都形成了完全不同的神经回路,并且逐渐定型。
同样的外界刺激、信息会按照每个人独特的神经回路传播和处理,得出不同的结果。
这些不同的神经回路,决定着每个人不同的思维模式。
其中最强的几条神经回路,就构成了一个人“自然而然的、持续的思维、感受和行为模式”
—— 这个回路的传播速度最快,反应最直接,调用的资源最多,这些大脑中的“黄金回路”,就是你的才干。
假如你是个公司的管理者,要组织新年第一场会议。
你会暗中关心每一个人的状态,并且不断调动大家的情绪
——你觉得所有人都想得跟你一样么?
不,小张喜欢影响人。
他更关注自己一会儿的发言是否有人认同,在心里不断练习演讲;
小李善于观察关注细节,他发现今天会场的座次有了新的调整;
而小王则试图从大家的表情里看出今天的主题,他是一个很在乎别人对他看法的人。
对同样的外界信息,他们不同神经回路自然而然、下意识地做了不同的处理。
不同的公路网=不同的优势
理解了大脑的神经回路,扬长避短就有了更加清晰的意向
——弥补劣势则意味着一场神经网络的绕路、拆迁、老城改造
——就好像你在现在所有的城市看到的一样,虽然必要的时候还是要做,但是非常费力不讨好。
发挥优势意味着顺着原来的主干道向外延展、扩建,高效而且一开始就能取得优势,从而“持续地获得积极成果”。
这也是才干之所以是一种“自然而然、持续的思考、感受和行为模式”的原因。
因为这个回路太强大,太迅速,以至于你没有意识到自己在使用它。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老虎伍兹的完美挥杆,盖茨的技术商业化,无不是脑子里面的独特线路走出来的。
可惜我们的教育和文化,往往要你这一辈子与弱点赛跑。
我们的学校要“三好学生”、要“十佳少年”,我们的工作要改进缺点,然后才是发扬优点;
大众热衷于八卦名人的小缺陷,而不是他们主业上的贡献
——我们大部分人还是活在补差的文化中。
一个技术
那么,如何找到大脑中的“黄金神经回路”,发现自己的才干和优势?
《现在发现你的职业优势》一书中,作者马库斯•白金汉,
也就是优势理论的创始人
提出一个寻找优势信号的SIGN模型。
SIGN(信号)——你的才干就隐藏在这些信号背后。
Success ——你的 自我效能感 很强,觉得自己肯定能成
Instinct ——你 自动自发 ,迫不及待想尝试
比如那些你一听就很感兴趣,希望参与,甚至不仅是兴趣,而是热爱和渴望的领域。
很多人知道一万小时理论,但是真正完成的人并不多,为什么?
因为一个领域的刻意练习是重复、无趣的;
我见过很多领域的高手——他们并不是你想象中那样刻苦练习、艰苦奋斗。
他们好像都特别感兴趣做这件事。
我一位练习技术潜水的朋友能一个多小时在水下不动,体会中性浮力,在我看来无趣至极,他自己却乐此不疲。
所以能够饱含着动机一次次做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种才干。
世界上并不存在艰苦奋斗。
你有没有遇到一些旁人觉得艰苦,自己却乐在其中的事?
那背后就是才干的线索。
Grow ——你发现自己 学得很快
16岁的南京少年陈智强通过90分钟记住了88幅沙画并击败3名选手,加冕“全球脑王”。
他接触记忆训练只有2年,刚接触就取得中国青少年组第1,中国第11,世界第46。
据说丁俊晖第一次打桌球,就比他父亲打得好。
你有没有一些领域,一接触就明显比其他人进步更快一些?
Need ——事后充满 满足感 ,过程中有一种“做这件事本身就是回报”的感受
脱口秀女王奥普拉原来是一名新闻播音员
——不过她做得很糟糕,她太情绪化,讲话不够清晰……
后来又尝试做2个人搭档的谈话节目,节目很受欢迎,她自己却不喜欢。
当她最后做了自己的脱口秀节目时,她的情绪化、好奇心、正义感都变成了优点,她说这像“呼吸一样自然”。
不止一个人讲过这种感受——杨丽萍说“跳舞就是跳舞最好的回报”;
摩西奶奶说“画画就是画画最好的回报”。
你有没有遇到一些“像呼吸一样自然” 、“过程就是回报”的事?那背后就是才干的信号。
SIGN其实分别满足的是:自我效能、热爱、天赋、需求。符合的条件越多,越有机会发展成优势。
最后想发一个感叹——即使给了这么多方法,很多人恐怕还是找不到自己的才干优势。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三观问题——他们活得太安全了。
他们很少主动看什么东西,因为开眼界短期没有什么用;
他们很少尝试过什么东西,因为尝试就有可能出错;
他们没有主动学过什么东西,除非要考他;
没有在过程中获得过什么快乐,因为他们要看到结果才做。
他们真的喜欢这样的生活吗?他们只是习惯了而已。
但这种人,你又能期待什么呢?
如果一个人终身都希望安全、随大流、不犯错,他们又干吗需要寻找优势?
优势就是给那些希望活得不一样的人准备的。
精彩、高效、节能、又幸福的一生是存在的,就是找到天赋,并持续的投入,形成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