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文化传承发展新使命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地区、一座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努力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需要我们准确的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准确把握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五个突出特性。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是我们认识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的时间依据。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是推进文明更新发展的动力;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民族人民的命运所系,是我们辨识文明的空间坐标,各个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的团结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才能凝聚起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是我们拓展文明内蕴的路径;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是中华文明本质属性在当代的表达。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需要我们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阐明“两个结合”的基本内涵和实践意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