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晰的方向来自灰度
一个领导人重要的素质是方向、节奏。
他的水平就是合适的灰度。坚定不移的正确方向来自灰度、妥协与宽容。
一个清晰方向,是在混沌中产生的,是从灰色中脱颖而出的,方向是随时间与空间而变的,它常常又会变得不清晰,并不是非白即黑、非此即彼。
合理地掌握合适的灰度,使各种影响发展的要素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和谐,这种和谐的过程叫妥协,这种和谐的结果叫灰度。
“妥协”一词似乎人人都懂,用不着深究,其实不然。
妥协的内涵和底蕴比它的字面含义丰富得多,而懂得它与实践它更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我们华为的干部,大多比较年轻,血气方刚,干劲冲天,如果不大懂得必要的妥协,也会产生较大的阻力。
纵观中国历史上的变法,虽然对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产生了不灭的影响,但大多没有达到变革者最初的期望。
我认为,变革者面对他们自身所处的时代环境,他们选择的变革太激进、太僵化,冲破阻力的方法也太苛刻。
如果他们用较长的时间来实践,而不是那么急迫和全面,收效也许会好一些。其实他们缺少的就是灰度。
方向是坚定不移的,但道路并不是一条直线,也许是不断左右摇摆的曲线,在某些时段来说,可能还会画一个圈,但是如果我们离得远一些或粗一些来看,它的方向仍是紧紧地指着前方。
我们今天提出了以正现金流、正利润流、正的人力资源效率增长以及通过分权制衡的方式,将权力通过授权、行权、监管的方式,授给直接作战部队,也是一种变革。
在这次变革中的一些选择,也许与20年来的决策方向是有矛盾的,也将涉及许多人的机会与前途,我想我们相互之间都要有理解与宽容。
2.宽容是领导者的成功之道
为什么要对各级主管讲宽容?这同领导工作的性质有关。
任何工作,无非涉及两个方向:
一是同物打交道,二是同人打交道。
不宽容,不会影响同物打交道。
但是,任何管理者,一旦同人打交道,宽容的重要性立即就会显示出来。
人与人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谓宽容,本质就是容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要想将不同性格、不同特长、不同偏好的人凝聚姑组织目标和愿景的旗帜下,靠的就是管理者的宽容。
宽容别人,其实就是宽容我们自己。多一点对别人的宽容,我们自己的生命中就多了一点空间。
宽容,不是软弱。宽容所体现出来的退让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无奈和迫不得已都不能算是宽容。
只有宽容才能团结大多数人与你一起认知方向,只有妥协才会减少实现坚定不移的正确方向的道路上的对抗,只有如此才能实现你的真正目的。
3. 没有妥协就没有灰度
坚持正确的方向,与妥协并不矛盾;相反,妥协是对坚定不移的正确方向的坚持。
当然,方向是不可以妥协的,原则也是不可以妥协的。
但是,实现目标过程中的一切都可以妥协,只要它有利于目标的实现,为什么不能妥协一下?
当目标方向清楚了,如果此路不通,我们妥协一下,绕个弯,总比在原地踏步要好,干吗要一头撞到南墙上?
在一些人的眼中,妥协似乎是软弱和不坚定的表现,似乎只有毫不妥协,方能显示出英雄本色。
但是,这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实际上是认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没有任何妥协的余地。
“妥协”其实是非常务实、通权达变的丛林智慧,凡是人性丛林里的智慧,都懂得在恰当时机接受别人的妥协,或向别人提出妥协,毕竟人要生存,靠的是理性,而不是意气。
“妥协”是双方或多方在某种条件下达成的共识,在解决问题上,它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在没有更好的方法出现之前,它却是最好的方法,因为它有不少的好处。
妥协并不意味着放弃原则,一味地让步。明智的妥协是一种适当的交换。
为了实现主要的目标,可以在次要的目标上做出适当的让步。
这种妥协并不是完全放弃原则,而是以退为进,通过适当的交换来确保目标的实现。
相反,不明智的妥协,就是缺乏适当的权衡,或是因坚持了次要目标而放弃了主要目标,或是因妥协的代价过高而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明智的妥协是一种让步的艺术,妥协是一种美德,而掌握这种高超的艺术,是管理者的必备素质。
只有妥协,才能实现“双赢”和“多赢”,否则必然两败俱伤。
因为妥协能够消除冲突,拒绝妥协,必然是对抗的前奏。
如果我们的各级干部真正领悟了妥协的艺术,学会了宽容,保持开放的心态,就会真正达到灰度的境界,就能够在正确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走得更扎实。
4.坚决反对完美主义
什么是职业化?就是在同一时间,同样的条件下,做同样的事情的成本更低,这就是职业化。
在市场竞争中,对手优化了,你不优化,等待你的就是死亡。
思科在创新上的能力、爱立信在内部管理上的水平,我们现在还是远远赶不上的。
要缩短这些差距,必须持续改良我们的管理,不缩短差距,客户就会抛离我们。
的确,我们要意识到管理改进的迫切性,但也要沉着冷静,减少盲目性。
我们不能因短期救急或短期受益,而做长期后悔的事。
不能一边救今天的“火”,一边埋明天的“雷”。管理改革要继续坚持从实用的目的的出发,达到适用目的的原则。
我们从一个小公司脱胎而来,小公司的一些习气还残留在部分员工身上。
我们的一些员工也受20年来公司早期的习惯势力的影响,在思维与操作上还不能完全职业化。这些都是我们管理优化的阻力。
由于我们从小公司走来,相比业界的西方公司,我们一直处于行业发展的较低水平,运作与交付上的交叉、不衔接、重复低效、全流程不顺畅现象还较为严重。
在管理改进中,要继续坚持“七反对”的原则。
坚决反对完美主义,坚决反对烦琐哲学,坚决反对盲目的创新,坚决反对没有全局效益提升的局部优化,坚决反对没有全局观的干部主导变革,坚决反对没有业务实践经验的人参加变革,坚决反对没有充分论证的流程进行实用。
我们不忌讳谈我们的“病灶”,要敢于改革一切不适应及时、准确、优质、低成本实现端到端服务的东西。
但更多的是要从管理进步中要效益。
我们从来就不主张较大幅度的变革,而主张不断的改良,我们现在仍然要耐得住性子,谋定而后动。
5. 因地制宜实事求是
西方的职业化,是从一百多年的市场变革中总结出来的,认为它这样做最有效率。穿上西装,打上领带,并非只是为了好看。
我们学习它,并非完全僵化地照搬,难道穿上中山装就不行吗?
公司发展二十多年来,有自己成功的经验,我们要善于总结出来,再将这些管理哲学的理念,用西方的方法加以规范,使之标准化、基线化,以利于广为传播与掌握并善用之,培养各级干部,使其能迅速适应工作上的转变。
只有这样,我们才不是一个僵化的西方样板。
我们可以看到,西方在中国的企业成功的不多,就是因为它们照搬了西方的管理而水土不服。
一个企业活的灵魂,就是要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这两条要领的表现,就是不断提升效率。
我们从杂乱的行政管制中走过来,依靠功能组织进行管理的方法虽然在弱化,但以流程化管理的内涵还不够丰富。
流程的上下游还没有有效“拉通”,基于流程化工作对象的管理体系还不很完善。
组织行为还不能达到可重复、可预期、可持续化的可值得信赖的程度。
人们还习惯于通过看职位等级来决定做事的方式。
工作组是从行政管理制走向流程管制的一种过渡形式,它对打破部门墙有一定的好处,但它对破坏流程化建设有更大的坏处。
如果任由工作组满天飞,流程化组织就会变成一个资源池,这样下去我们能建设成现代化管理体系吗?
一般而言,工作组人数逐步减少的地方,流程化的建设与运作就比较成熟。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面对未来的风险,我们只能用规则的确定来对付结果的不确定。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才能在发展中获得自由。
任何事物都有对立统一的两面,管理上的灰色,是我们的生命之树。我们要深刻理解开放、妥协、灰度。
感 悟:
我们每个人在一生中都有自己的目标要去奋斗,有的目标长远,有的目标分段进行,不管是长与短,行走在目标之路上,总有这样那样的不平和崎岖,这种不平坦,造成了我们的目标会失去方向感。这种混沌的状态我们谁都会有,要找到清晰的方向,就要在模糊和迷茫中去寻找哪束光,这种光可能会被灰色的生活所覆盖,但每天的太阳并不都是耀眼的,阳光也要冲破云层一点点露出笑脸。就如文中所说,我们要从灰色中脱颖而出,方向是随时间与空间而变的,它常常又会变得不清晰,并不是非白即黑、非此即彼。
我们在实现目标的同时,会与社会各种影响发展的要素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和谐。这种和谐的过程叫妥协,这种和谐的结果叫灰度。
所以,我们要正确看待生活中的灰度,有时心情不好,我们会比喻成灰色的心情,但这恰恰说明,心情需要洗涤,需要我们给心放假,也就是不较真,当你真的和心中的那个事与人和谐相处时,心情自然就会轻松愉悦。
妥协是我们在生活工作中的相处方式,与人妥协与事妥协,是很常见的现象。妥协并不是投降和不作为,而是在对待人和事上的委婉与包容。退一步海阔天空,适当的妥协和退让,也许对事情的发展带来转机。
没有妥协就没有灰度,妥协是对坚定不移的正确方向的坚持。实现目标过程中的一切都可以妥协,只要它有利于目标的实现。
就如流水,遇到阻碍的大石,总能绕过而走,在事情上也如此,如果此路不通,绕个弯,也许能快速达成目标。千万不要原地踏步或不撞南墙不回头,这不是坚持,是愚蠢。我们要学会迂回,因为路并不都是直线,有些路要经过许多曲线才能到达终点。
妥协并不是意味着放弃原则,一味地让步。
明智的妥协是一种适当的交换。不可在冲突中拒绝妥协,这样只能是两败俱伤,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