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一回考生
王桂香
9月26日,九年级第一次月考。作为九年级语文教师,应教研室要求,以考生的身份坐在考场内,做了一回考生。
今天拿到扫描版的带有小题分数的答题卡,一一看去,感触颇多。
做了一回考生,才发现考试经验要积攒。平时我们组织学生考试,讲评时卷,都属于纸上谈兵,讲的是理想状态下一个学生如何拿到接近满分的成绩。真正坐在考场上,完完整整写满一张答题卡,才发现我们老师的考试经验远远没有学生丰富。举个例子,两个小时的时间,如何分配给四道大题?如何把握做现代文阅读和写作文的速度?选择什么型号的笔芯最合适?对我自己来说,90多分钟写完答题卡,前面的阅读理解题答案书写不工整,自己都觉得书写不认真;字体较大,感觉空间严重不够用;作文来不及升华主题就写到了最后一格……都是因为考试经验不足啊。不做学生很多年,考试经验也需要积攒啊,这样才能给予学生更有效的指导。
做了一回考生,才发现认真审题很关键。第一次月考的语文试卷,总体来说,质量高,难度不大,但是如果不认真审题,很容易掉进出题人设置的“坑”里,其实就是审题的时候漏掉关键信息。比如第15题,运用设问有什么效果,如果忽略“设问”,就只从内容来回答了,其实考查的是语言形式的妙处;还有作文,忽略“含有”,就把“这就出发”当作题目,其实是要求作文题目中含有“这就出发”,属于半命题作文。
做了一回考生,才发现改卷给分不能敷衍。今天上午拿到带有各小题分数的答题卡,我们语文组讨论了一节课,达成的其中一个共识是:以后改卷,给分一定要认真、公正,不能敷衍。因为,考完之后,我们的感觉都很好,觉得能考100分以上,因为对照答案,基本找不到扣分的地方。但是今天上午看到各小题分数,纷纷吐槽:第几题的回答明明很完美,却是零分;人物描写方法都写出来了,分析也很具体完整,没有得满分;明明要点都答出来了,而且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却没有拿到满分……参加考试,才深深体验到学生看到分数后的不解和委屈。所以,我们以后改卷,不能因为谨慎,就打低分;不能因为时间紧,就不打高分;该给满分的,就要给满分。
做了一回考生,才发现教师读写能力要发展。语文课,我们着重发展学生的读写能力;我们老师自己,更要不断发展自己的读写能力,才能从真切的学习者的体验和感受出发,给予学生指导,避免让学生陷入死记硬背考过就忘的死循环。发展读写能力,和学生一样,功夫在诗外,这就要多读多写。语文教师多读一些学科本体性知识类图书,文学类作品;多写一些下水作文,平时坚持记录课堂,书写教后反思,写教育随笔,才会有真切的写作经验,给予学生精确的作文指导。
不逼自己一把,人很难主动离开舒适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教育教学中的点滴进步,很多时候都是“逼一把”又“逼一把”的结果。所以,怀着进步的向上的心态面对挑战,迎接挑战,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中,进步在发生,成长在发生。
你看,做一回考生,收获还挺多。
2023.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