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丢书大作战”活动在北上广三地同时上演。一石激起千层浪,引爆了网上热议,褒贬不一。大家众说纷纭,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有人认为该活动有“拿公共资源作秀”之嫌,发起方营销的意味大于公益;有人认为公共阅读氛围的缺乏让“丢”的书几乎无人问津,该活动在中国水土不服;有人认为活动起码能引起一些人对阅读的关注,值得推广……
我认为这个活动立意非常好,它是“赫敏伦敦地铁藏书”在中国的第一次试行,只是用错了地方,用错了对象。因为中国国民一直以来就没有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即使有本科学历以上的人人均阅读量也很少,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1年,中国人均读书4.3本,比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犹太人的64本少得多。”你把10000万丢在地铁的座椅、角落等地,无人问津是常态,如获至宝是异态。相反地是,如果把这个活动的镜头切换到校园,在中小学生身上上演,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中小学生“丢书大作站”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学生们上课前把自己看过的有趣的书籍丢在校园餐厅、操场等各个角落,待到课间休息时,寻宝般地在校园里寻找自己想买却舍不得买的书籍,每每寻到,像发现新大陆般兴奋,可通过写作文、班会等形式,分享寻书的喜悦,分享丢书的神秘,分享看书的乐趣,让学生时代有一个美好的回忆,说不定新生代的读书习惯通过这种活动得以养成。
中小学生开展“丢书大作站”活动好处多多,一方面实现了资源共享和节约,让学生书籍发挥最大效用。另一方面由于学生比较单纯,可塑性强,可避免书籍被糟蹋的厄运。同时,在孩子的带动下,成人的阅读量会上升,因为成人总是愿意为自己的孩子花时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