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学《论语》第27天——从温习旧知中得到新知,在反思中学习

为政篇

27.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

孔子说:“能从温习旧的知识中开悟出新知,就可以为人师了。”

【解读】

这章主要指出“新故合一”,“教学合一”的理念,温故必求新知,能学然后能教,如果仅限于教条地记忆背诵一些学过东西,而不能有自己的认识和感悟,是不能胜任“教”这个责任的。

“温故而知新”的”温”,可以理解为小火慢炖,就是指自己慢慢体会,慢慢酝酿,用过去所学的知识和经验去参透新的东西。

哲学家尼采说过一句话:这个世界上一切好的东西都是慢慢得到的,如果不是慢慢得到的,你就等于没有得到。

“温故”也就是把过去的东西反复琢磨。

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说的都是过去的事足以作为未来的老师,当然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能从中获得“新知”,而新知的获得大多时候是建立在反复琢磨的基础上的。

有位评论家说,少年时读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会发笑,中年时读了会思考,老年时读了却想哭。因此,一本经典,我们每次读应该都能有不同的收获和经验。

当然,除了好书,别人的经历、历史事件等也都可作为我们的老师。但越是学习借鉴,越是要明确其新发展、新变化,不能一味去片面的模仿。

就像我们读了一些好书,尽管反复去读,但如果每次阅读都只是机械地记住了书中的内容,而没有在读的过程中联系自身实际、没有与周围的人和发生的事进行思考和联结,没有获得新的感悟和道理,那读多少书都是没有用的。

所以,我们可以“温故而知新”来自勉,对自己进行反思:“今天我有没有新知?有没有从过去的道理开悟出新的意义和价值来?

只要时常有这种联想和探索的能力,我们就有做老师的潜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